首页

时政

视觉

活动

经济

融媒思政



观点

深度

乡村云


旅游

地方频道



健康

法治


泊头:打造为企服务新生态

泊头市推出“码上诉”“码上联”“码上减”“码上融”应用场景,构建良好营商环境

打造为企服务新生态


5月13日,泊头市工商联工作人员(左)入企了解生产经营情况,宣讲惠企政策。袁铮摄

5月13日,泊头市住建、市场监管部门联合入企检查,进一次门、查多项事,减少企业迎检时间。图为泊头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行政执法人员向企业介绍检查情况。袁铮摄

在泊头市政务服务中心,一个二维码被张贴在醒目位置。遇到难事,有啥诉求,只要拿出手机扫这个二维码,就能得到工作人员的及时回应。这是泊头市探索实行的“码上诉”应用场景。自去年4月该场景投入使用以来,获得群众广泛好评。

“今年,在加强政企常态化沟通中,我们发现企业对政策落地、涉企检查、便利融资等关注度高。”泊头市发展和改革局局长李军华说,该市聚焦企业急难愁盼,在实行“码上诉”应用场景基础上,于3月份相继推出“码上联”“码上减”“码上融”应用场景,积极构建营商环境“四码合一”体系,持续向全市各类企业宣传推广,打造为企服务新生态。

·“码上联”,让惠企政策直达快享

5月13日中午,河北桢垚鸿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车间的数控高速铣床高速运转,铣床上的汽车前机盖模具已现雏形。一旁的工作人员密切关注铣床运行状态,确保设备加工精准。

“这是我们去年新上的设备,24小时不停运转。”该公司副总经理刘强说,这台设备在业内处于领先水平,让公司的产品竞争力进一步提升。

河北桢垚鸿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是泊头一家知名汽车模具生产企业,目前为国内外72家汽车主机厂及大中型模具公司提供服务。近年来,该公司持续推进科技研发、设备更新,以高品质产品开辟广阔市场。

今年,为提升企业竞争力,该公司有了投资建新厂的意向,却对相关政策了解不足。这时,泊头市工商联送来的“四码合一”体系宣传单发挥了作用。刘强扫描了宣传单上的二维码,进入“码上联”应用场景,尝试咨询。

让刘强没想到的是,第二天,他就收到了泊头市工商联的电话,将相关政策讲得明明白白。

泊头市工商联是“码上联”应用场景的组建单位。他们广泛收集国家、省、市各级政府出台的涉企政策,将这些政策按照税收优惠、科技创新、人才支持等领域进行梳理归纳,并安排专人负责,遇到企业咨询,第一时间向其反馈。遇到专业性强的问题,及时协调相关部门处理,并建立台账跟踪办理进度,确保企业诉求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着落。

“码上联”不仅畅通了企业咨询渠道,还让服务企业更具针对性。5月13日下午一上班,泊头市工商联办公室主任郭思伽就来到河北桢垚鸿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进一步了解企业生产经营情况。

“企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往往多样化,通过‘码上联’,我们了解到哪些企业有需求,便会立即着手为企业带来有针对性的多元化政策帮扶。”郭思伽说。

减税让利、设备采购补助、人才引进……在车间里边走边交流,刘强一股脑道出企业的政策盲区,郭思伽一一认真解答。

在泊头,“码上联”应用场景投入使用后,像这样部门找企业、政策找企业的事情就多了起来。泊头市工商联还在“码上联”应用场景中持续更新今年的惠企政策,供广大企业扫码查询。截至目前,惠企政策浏览量已超2500次。

“我们实时监测政策浏览量、下载量、咨询量等数据,通过数据分析,精准把握企业对政策的关注热点和需求,有针对性地安排入企政策宣讲。”郭思伽说,他们将依托“码上联”应用场景数据开展政策专题解读和辅导培训,切实解决企业政策获取渠道少、知晓度不高和政策认识不到位等问题,推动多项惠企政策直达快享。

·“码上减”,规范管理为企业减负

5月13日,泊头市环保机械有限责任公司迎来市住建、市市场监管两个部门的行政执法检查。

进入企业前,两支检查队伍的行政执法人员分别拿出手机,扫了门柱上的一个二维码。

“这是‘码上减’应用场景中的入企码。”相关行政执法人员扫码后,手机便进入了泊头市行政执法“码上减”界面。他们将检查类型、行政执法单位、行政执法人员执法证号等待填事项一一填写清楚后,再进入企业厂区进行执法检查。

为减轻企业负担,泊头创新实施“码上减”应用场景,推动41个涉及入企执法检查单位联动开展工作。泊头市司法局根据各单位提交的涉企行政执法检查工作计划,建立跨部门、多层级协同执法机制,统筹安排入企执法检查,让不同领域的联合执法越来越多,实现进一次门、查多项事。

泊头市司法局法治科科长郑新颖介绍,他们通过实施“码上减”应用场景,进一步强化了入企检查管理。不仅入企前要填信息,整个检查文书都需录入程序,实现检查可追溯、可查询。

泊头市司法局由专人查看扫码留痕记录,与各行政执法单位提交的工作计划及涉企行政执法检查备案进行比对,确保匹配一致、检查规范。

当日,泊头市住建和市场监管部门分头工作,对泊头市环保机械有限责任公司的检查很快结束,未查出违法违规问题的检查文书现场上传,整个检查过程公开透明。

“多部门联合进企,极大减少了我们的迎检时间,可以把更多精力放到生产经营上。”该公司经理王志斌说。

将行政执法人员送出企业,王志斌也用手机扫起二维码。原来,“码上减”应用场景还专门为企业设置了回访码,企业还要就检查情况进行反馈并提出意见建议。

“提前报备、查中留痕、查后反馈,形成了管理闭环。”郑新颖说,这一模式可约束各行政执法单位合理安排检查计划和频率,真正在管住风险的同时,做到无事不扰。

“码上减”应用场景投入使用以来,各领域入企执法检查总次数大幅减少。目前,泊头已把入企帮扶也纳入“码上减”应用场景,进一步合并入企“同类项”,切实提升企业获得感和满意度。

·“码上融”,精准对接企业融资需求

5月13日,在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泊头支行,副行长赵冲冲看着电脑屏幕,不时拿起笔记录信息。

“这是泊头市发展和改革局发过来的‘推荐清单’,清单内的企业是我们的潜在客户。”赵冲冲指着屏幕说,他们会主动联系这些企业,为企业提供融资服务。

今年,泊头市发展和改革局开发出密切政银企合作的“码上融”应用场景,企业可随时扫码申报资金需求,得到不少金融机构的响应。

3月份以来,泊头市发展和改革局牵头相关单位走访了15300家企业宣传推介“码上融”应用场景,不少有资金需求的企业扫码申报。

泊头市发展和改革局四级主任科员杨亮介绍,“码上融”应用场景带来了大量的企业融资数据。按照当地小微企业融资协调机制要求,他们对这些数据进行梳理,并围绕企业合规持续经营、真实融资需求等5项标准,将符合标准的企业筛查出来形成“推荐清单”,引导各金融机构主动对接融资。

“政府部门筛选出的企业,让我们放心。”赵冲冲说,为了配合“码上融”应用场景运转,他们专门推出了“助企贷”信贷产品,让纳入“推荐清单”的企业能便捷获得贷款。

前不久,泊头一家机床制造企业由于订单增加,急需资金扩充生产线。正当企业因为不知哪家银行有适合的信贷产品而发愁时,“码上融”应用场景帮了大忙,企业负责人随即扫码提交了自身企业情况。

泊头市发展和改革局工作人员将其列入“推荐清单”进行推送。赵冲冲“接单”后及时对接,向该企业推介了“助企贷”金融产品,并为该企业量身定制融资方案。仅用2个工作日,银行就为企业发放了500万元纯信用贷款。目前,该企业已利用这笔资金顺利扩大生产规模。

“码上融”应用场景畅通了银行和企业之间的沟通渠道,破解了企业不会选择银行、不懂信贷产品,银行不能有针对性获知贷款客户等难点、堵点问题。

数据显示,不到3个月时间,泊头市发展和改革局已将3373家企业纳入“推荐清单”,其中3344家企业获得贷款支持超40亿元。

“‘码上融’应用场景为企业与金融机构搭建起对接平台,各金融机构也会从平台上的未纳入‘推荐清单’企业中筛选客户主动对接,让企业坐等服务到家。”杨亮说。

“以‘码上办’推动‘马上办’,企业在急难愁盼问题得到妥善解决的同时,实现了搭政策东风谋发展实效的良好效果,这是一场政企双向奔赴的共赢之举。”李军华说,泊头将强化部门联动,让“四码合一”体系顺畅运转,用更快速的响应、更高效的办理、更及时的反馈、更暖心的服务助力企业发展。河北日报、河北日报客户端记者袁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