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日报客户端讯(记者焦磊)今年以来,衡水市不断拓展京津劳务市场和推动“河北福嫂”进京津工作。截至目前,该市向京津劳务输出6263人,其中“河北福嫂”1412人。
构建京津劳务协作“连心桥”。衡水市人社局围绕京津地区的劳务需求、用工标准、薪资水平、政策支持等情况,积极推介衡水市劳动力资源优势和劳务输出相关政策举措,与京津两地达成多项劳务协作框架协议及协同发展合作协议,建立劳务协作、技能培训、等级认定等方面沟通联络机制。
打通京衡家政服务“信息链”。邀请北京家政服务协会专家开展京衡家政交流会,围绕“河北福嫂”品牌建设、从业人员技能培训标准、京津市场供需匹配等内容,打造“订单式培训+定向输出”合作模式,精准对接京津高端家政需求。
打造协同发展“新生态”。构建“政府引导、协会搭台、机构联动、市场运作”协同发展机制,以劳务协作协议为纽带,以品牌建设为抓手,整合资源打造供需“闭环链”,推动“河北福嫂”与当地特色产业融合,推动京津劳务协作和“河北福嫂”进京津工作常态化、制度化。
夯实劳务输出“稳定器”。结合本地实际,将创新开展“一人带动一村”活动,举办家政人力资源对接交流会,提高招聘成功率。建立三方维权联动机制,确保薪资结算、职业安全等权益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