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日报客户端讯(马硕)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当晚,中国(沧州)大运河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特别推出沉浸式夜场研学活动,一批“小小运河使者”换上古装,开启了夜游研学的奇妙旅程。
在沉浸式夜场研学活动中,孩子们开启了夜游研学的奇妙旅程。张瑾摄
本次研学活动以“沉浸式剧本+展厅互动+非遗手作”为核心,串联起总览厅运河沿线八省互动点位,围绕“饯别送行”“戏票赠情”“徽班北上”“关卡查验”“比武传艺”等多个情境展开研学体验。
夜色降临,中国(沧州)大运河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化身一条静谧流动的“时空隧道”。孩子们在角色任务中,化身古代举子,在“河北擂台”前学习沧州武术,在“天津年画铺”中拓印新春红包;在大运河北京段戏台与庙会中,与活动中的人物意外重逢……
研学活动中,孩子们在互动中学习香囊制作、欣赏古典服饰、了解传统文具器物情况。张瑾摄
此外,活动还融入传统手工体验与非遗知识点,孩子们在互动中学习香囊制作、欣赏古典服饰、了解传统文具器物情况,在一项项“通关挑战”中积累印章、收获知识。活动结束后,主办方为每位参与者准备了具有传统文化特色的纪念品,在寓教于乐中,引导青少年感知运河文化与非遗技艺的魅力。
研学活动中,孩子们在互动中学习香囊制作、欣赏古典服饰、了解传统文具器物情况。张瑾摄
此次活动是非遗文化活化传承的新路径的有益探索,通过夜游场景与剧本式体验融合,增进了公众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未来,中国(沧州)大运河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将持续推出更多面向青少年的沉浸式文化课程,打造“运河+非遗”教育的第二课堂,助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新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