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政

视觉

活动

经济

融媒思政



观点

深度

乡村云


旅游

地方频道



健康

法治


科技赋能马铃薯产业,新品种助力乡村振兴

5月14日,河北康保县张北坝源薯业开发有限公司的千亩生产基地一片繁忙景象。这里播下的不仅是马铃薯,更是当地百姓的致富希望。

河北省作为我国重要的马铃薯产区,年播种面积稳定在250万亩左右,总产量500万吨以上。而河北坝上地区更是凭借其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先进的农业技术,成为了全国最大的脱毒种薯基地,微型薯年产能达15亿粒,占据了全国市场近30%的份额。在河北坝上张北德胜村,马铃薯产业已经成为当地百姓脱贫致富的“金蛋蛋”。

如今,正在种植的是由国家马铃薯产业技术体系晚熟鲜食品种改良岗位科学家冯琰研究员团队选育的“北方系列”新品种(系)及向全国马铃薯育种单位征集的共计50余个马铃薯新品种(系),这些新品种涵盖了鲜食、彩色、薯条加工、薯片加工、全粉淀粉加工等不同功能和用途,不仅适应性强、产量高,更符合市场需求。后期,依托河北北方学院的国家马铃薯产业技术体系晚熟鲜食品种改良岗位科学家团队将联合张北坝源薯业开发有限公司共同举办新品种展示推介会。届时,将邀请相关企业、种植大户和农民代表前来评鉴,共同筛选出最适合坝上地区种植的马铃薯新品种。

 河北坝上地区的马铃薯产业发展,是科技助力乡村振兴的典范。从脱毒种薯的繁育到新品种的研发推广,从种植技术的指导到产业的升级发展,每一步都离不开科技的支持。相信在科技的赋能下,河北坝上的马铃薯产业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为当地百姓带来更多的福祉。(国家马铃薯产业技术体系晚熟鲜食品种改良岗 供稿)



河北日报报业集团乡村云融媒平台编辑  彭振华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