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政

视觉

活动

经济

融媒思政



观点

深度

乡村云


旅游

地方频道



健康

社会


河北10人5集体获全国表彰!致敬这些自强模范与助残先锋

今年5月18日是第三十五个全国助残日。每到这个时候,焦点属于一群不向命运低头的人。他们有人身体残缺,依然逆境向前;有人历经生命的曲折,却不忘为他人“点一盏灯”。

5月16日,第七次全国自强模范暨助残先进表彰大会举行。会上,河北8人获评“全国自强模范”,5个集体获评“全国残疾人工作先进集体”,2人被评为“全国残疾人工作先进个人”。

今天,我们走近其中的代表,聆听他们的故事,向这些生命强者、大爱使者致敬。

【自强逐梦】

承德市中心医院超声科主任王洪

王洪在工作中。河北省残联供图

幼时患小儿麻痹症,让王洪的右腿落下终身残疾。立志用知识改写命运,他勤学苦读,顺利考入承德医学院。为了查资料,王洪曾一个人跑遍北京各大书店,这样的执着,让他毕业后从一名见习医生,一步步成长为当地超声领域的领军人。

这些年,王洪不断探索超声诊断的新方法、新技术。他带着团队建立胎儿畸形系统筛查体系,在承德率先运用超声造影、超声介入等9项技术,为患者健康保驾护航。

“每个生命都能找到绽放的方式。”从医32年,王洪累计接诊患者超40万人次,培养硕士研究生10余名。眼下,他还忙着和年轻医生们一起测试智能诊断系统,努力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

河北鑫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张辉

张辉在公司参加会议。河北省残联供图

“先干起来,错了再调整,如果不开始,就永远不会成功。”带领企业从零起步,最终在新三板挂牌上市,张辉在教育领域闯出一片天。

肢体四级残疾,开过文印店,做过电脑培训,张辉想自食其力,却屡屡碰壁。2008年,他注册公司,将创业方向锁定在教育软件研发。

每年将10%以上的收入投入研发,拥有200余项知识产权;打造云校园、网上阅卷系统,服务1800万学生及家长……从单一产品到覆盖教育全场景的160多款产品,鑫考科技成为行业标杆。

“只要敢想敢干,用残缺的身体也能跑出精彩人生。”张辉说。

河北省残疾人田径投掷队运动员赵玉萍

2023年10月,赵玉萍在杭州亚残运会女子标枪F13级项目中夺冠,登上领奖台。河北省残联供图

2024年巴黎残奥会,赵玉萍在女子标枪F13级比赛中,以47.06米的成绩夺冠。两投连破残奥会纪录与世界纪录的高光时刻,让世界记住了这个河北姑娘。

赵玉萍的体育之路,起步很难。视力一级残疾,她无法看清目标,准确判断距离方向,只能扶着教练胳膊,一点点感知技术动作。冬练三九,夏练三伏,赵玉萍渐渐在赛场崭露头角,却在东京残奥会前一个月,胳膊意外拉伤。

“我太想拿那个冠军了。”她奋力一搏,却仍与金牌失之交臂。失落、不甘,赵玉萍陷入自我怀疑。

“投掷是力量的比拼,更是意志的较量。”沉寂一段时间,赵玉萍在教练的鼓励下回到训练场,加倍挥汗练习,最终圆梦巴黎。

从黑暗中突围,在赛场上绽放,赵玉萍的故事,还在继续。

【护航圆梦】

秦皇岛市肢残人协会主席罗东升

罗东升(前排中)在助残志愿活动中。河北省残联供图

在山海关老龙头的城墙上,总能看到一群特殊的游客:他们或坐轮椅、或拄双拐,触摸砖石感受厚重历史。带领他们登上长城的,是一名双下肢重度残疾人——罗东升。

童年的罗东升常被异样目光打量,他到山海关散心,被几位游客连搀带抱抬上长城。海风拂过,罗东升泪流满面:“双腿不便,也能登上长城,身体残缺,也要活得精彩。”

他开快餐店,找到谋生办法,2015年正式发起“圆肢残人登长城之梦”公益活动。当年5月,100多名肢体残疾人在800多名志愿者陪伴下,登顶老龙头。10年间,这项公益活动吸引了1700余名残疾人参与。近年来,罗东升还成立残疾人就业基地,创建“临榆手艺人”美丽工坊,累计帮助1600余人实现就业。

定州市残疾人志愿服务协会会长吴明月

2020年9月,吴明月在沙漠公路轮椅耐力赛中获一等奖。河北省残联供图

1975年的一场意外,让吴明月永远失去站立能力。初中时,看着同学们畅想未来,他也开始摸索出路。自学家电维修、开发象棋软件,吴明月的日子越过越好。

为了帮助更多残疾人走出家门、融入社会,2012年,吴明月组建定州首个残疾人志愿服务队。他带着团队开展“心理疏导+技能培训+婚恋服务”志愿帮扶,组织象棋比赛、轮椅马拉松等活动,发起“公益圆梦残疾人故事汇”拍摄项目,鼓励大家拥抱美好生活。

2023年,吴明月拿出30万积蓄创办残疾人之家。他与12家企业合作,免费为残疾人提供电商直播、短视频制作、文创产品设计等培训,80余名残疾人从这里出发,找到了人生价值。

【星火成炬】

河北省青年志愿者中心

(“小橘灯”助残接力计划实施团队)

邢台市志愿者走进该市特教学校,进行康复指导。共青团河北省委供图

为孤独症、智力残疾儿童及家庭提供教育支持,进行生活帮助,在河北,这些志愿服务有一个温暖的名字——“小橘灯”。

2023年7月,共青团河北省委启动“小橘灯”助残接力计划,一大批团员青年、社会组织、大中专院校师生和爱心人士走到特殊儿童身边,通过一对一、多对一、组织对组织等帮扶方式,照亮孩子成长路。

探索建立志愿服务长效机制,确保助残服务不断档;组建助残志愿服务专家库,提升关爱帮扶专业性……截至目前,全省890余个专业组织、1.45万名志愿者参与结对帮扶,7.6万人次开展服务活动4900余场。

今年,“小橘灯”项目还将搭建“小橘灯”社区驿站,构建“政+校+企+家”就业服务模式,助力更多孤独症、智力残疾青少年群体突破障碍、拓宽视野、融入社会。

大名县禹善非物质文化遗产

残疾人传承教育中心

谷穗(左)讲授草编基础工艺。河北省残联供图

大名县禹善教育中心展厅里,有麦秆编织的服饰,有玉米皮制成的耳坠,一幅幅草编画灵动精巧,这些作品都出自残疾人之手。

禹善教育中心2019年成立,在创办人谷穗带领下,中心推出草编饰品、草编家居、文创生活品等十大品类2000多个产品。为帮助残疾人掌握一技之长,谷穗发起就业创业项目,成立残疾人非遗传承教育中心,免费为残疾人提供技能培训。如今,300余名残疾人通过草编技艺就业增收,改变了生活。

未来,依托“金穗子”品牌,禹善非物质文化遗产残疾人传承教育中心计划推动草编集群化、数字化发展,带动更多残疾人就近就便就业创业。

巨鹿县医院儿童康复科

患儿在巨鹿县医院儿童康复科治疗室进行康复训练。河北省残联供图

从仅有1间屋、1名医生,到拥有47名医师、8000平方米现代化康复中心,15年,巨鹿县医院儿童康复科搬了4次家。

规模越来越大,感统集体教室、运动治疗室等30多个功能区专业全面;技术越来越扎实,引入全身运动评估技术将脑瘫筛查时间提前至出生3个月内,采用中西医结合康复模式使康复周期缩短30%;环境越来越温馨,家庭化病房、亲子厨房为患儿家庭提供便利。

“让特殊孩子通过康复提升生活能力,尽早回归社会,这是我们坚持把科室建起来并发展壮大的初心和意义。”康复科主任赵玉香说。15年里,7000多个患儿因孤独症谱系障碍、言语发育迟缓、脊柱侧弯等情况在这里接受诊疗,推开了融入社会的那扇门。

自强不息,筑梦同行。

让我们从榜样身上汲取力量,

奋发向上,以爱为炬,

勇敢追求人生梦想,一起书写精彩人生。

(文/孙青、马晓轩)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