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政

视觉

活动

经济

融媒思政



观点

深度

乡村云


旅游

地方频道



健康

法治


唐县:“全链条”治理顺民意
——我省创新打造“两个枫桥”“两个平台”推进平安河北建设系列报道(一)

编者按

为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河北,我省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聚焦矛盾风险源头防控,坚持大数据赋能理念,创新打造“两个枫桥”“两个平台”模式。

“网上枫桥”织密云端治理网,整合12345热线、网络问政等渠道,实现群众诉求“一键直达、闭环化解”。“行业枫桥”深耕专业解纷力,发挥行业部门和行业协会优势,将矛盾消弭于行业内。同步推进的“智能预警防范平台”与“政法跨部门大数据办案平台”,以智能研判赋能风险防控,以数据共享打破司法壁垒,提升政法机关办案质效、公信力和新质战斗力。

近日,本报记者采访我省部分县(市、区)“两个枫桥”“两个平台”的经验做法,形成系列报道,解码基层治理的“枫桥密码”,展现全省各地以创新实践书写更高水平平安河北建设的生动篇章。


河北法治报记者 刘彬 钟继光

“以前只知道信访局,没想到综治中心这么管用!”唐县齐家佐镇陈某家属的感受道出了当地群众的心声。近日,唐县综治中心接到一起由交通事故引发的死亡赔偿纠纷预警后,迅速派单交调委协调运输公司、保险公司,与陈某家属达成调解协议,取得了良好社会效果。

近年来,唐县以“机制固本、科技赋能、共治聚力”为路径,创新推出“一一五十五”(一个中心牵总、一个平台受理、五支专业队伍、十个收集渠道、五项工作机制)综合治理模式,基层矛盾纠纷化解法治化水平不断增强,群众安全感满意度显著提升。2021至2024年,唐县连续四年获评“全国信访工作示范县”。

三级联动强根基

唐县综治中心在原来群众工作中心的基础上进行改造提升,通过稳步推进场所设置、部门入驻、运行机制、督办落实、信息化建设五个方面规范化建设,构建县、乡、村三级联动治理体系,努力实现矛盾纠纷“一站式”解决。

在县级层面,由县委政法委书记牵头,整合法院、公安、信访等16个部门资源,建立跨领域“联合会诊”机制,成功化解企业改制等重大纠纷127件,涉案金额超1.7亿元。在乡镇层面,全县20个乡镇综治中心在党委书记的主抓下,整合司法所、信访办等,推行“一窗受理、联合调处”模式,乡镇级矛盾化解率达到78%,信访量同比下降42%。在村居层面,全县355 个村居综治中心与党群服务中心深度融合,组织网格员、“唐尧义警”、“五老”等力量,标准化、制度化、流程化开展“敲门行动”,使绝大多数邻里纠纷、家庭矛盾在村级就能得到妥善化解。

唐县都亭乡某村邸某与妻子婚姻关系破裂,引发包括婚前债务处理、离婚诉求及刑事谅解三重争议的复合型纠纷。对此,县综治中心立即启动“多元联调”机制,安排邸某妻子所在镇综治中心与都亭乡综治中心联合调解,并由当地司法所厘清债务归属,公安派出所固定有关证据,妇联工作人员疏导当事人情绪,最终促成双方签订调解协议并进行司法确认,矛盾纠纷圆满化解。

五项机制筑防线

唐县始终秉持“村居主排主发现、乡镇主战主化解”理念,通过搭建动态排查、分层过滤、多元联调、数据研判、督办问责五项机制,实现矛盾纠纷闭环化解。

依托“网格日查、村居半月查、县乡月查”动态排查机制,该县累计发现矛盾线索3.3万件,隐患发现率提升60%。依托分层过滤机制,实现村级快速处理简易纠纷,乡镇联合调处复杂矛盾,县级集中办理疑难案件,做到“大事不出镇、难事不上交”。多元联调机制打破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之间的壁垒,完成司法确认665件,诉讼案件下降23%。根据数据研判机制,唐县每月发布《矛盾纠纷态势分析报告》,精准识别12类风险,提前介入化解17起群体性事件,化解率达100%。按照督办问责机制,唐县将矛盾化解工作纳入法治考核,根据“红橙黄”三色预警系统,挂牌督办超期案件32件,约谈责任单位12次,有力推动了责任落实。

数字赋能提质效

唐县积极运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构建“三端协同”治理系统,社会治理由“经验驱动”迈向“数据驱动”。

群众端借助“尧和智调”“民声通”等平台,线上受理量占比达65%,做到群众诉求“掌上办、零跑腿”。管理端利用大数据可视化系统,实时监测各乡镇“三率”排名、越级访动态等21项指标,形成“一屏观全域”的“治理驾驶舱”,为科学决策提供有力数据支撑。预警端融合多源数据,运用AI算法自动识别风险,预警响应时间缩短至30分钟,治安案件同比下降35%。同时,积极应用前沿技术,唐县在全省率先对司法确认案件进行区块链存证,确保调解协议“不可篡改、全程可溯”,相关经验入选“河北省智慧治理优秀案例”。

多元共治聚合力

“以前总说有事找政府,但具体找哪个部门也不知道。现在不一样了,在家门口就能把问题解决!”日前,农民工张某回忆起工资纠纷化解经过,仍激动不已。

原来,张某等多名农民工因工程量结算和出勤天数,与施工单位产生争议,施工单位拖欠其工资。唐县综治中心了解情况后,立即召集人社、住建、公安等部门现场办公,很快为12名农民工追回了被拖欠的9万余元工资。

这种“中心吹哨、部门报到”机制,源于唐县独创的“十渠五队”工作法。该县整合“民声通”、12345热线等十个收集渠道,组建网格员、法律顾问等五支专业队伍,形成“诉求收集—智能分派—协同处置—反馈评价”的“全链条”闭环,使95%以上矛盾纠纷解决在乡村。乡镇解决不了的,由县综治中心组织分管县领导到乡村一线解决,真正做到服务前端、力量下沉,发现在早、化解在小。

在培育社会力量方面,唐县同样不遗余力。该县组建的“唐尧义警”队伍已扩充至4500人,他们既是治安巡防员,又是政策宣传员。同时,组建专门“评理堂”,邀请老党员、退休干部参与调解,用“乡音土法”化解“家长里短”,成功率达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