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政

视觉

活动

经济

融媒思政



观点

深度

乡村云


旅游

地方频道



健康

法治


纵横谈丨“文秀姐姐”激励学子点亮青春之光

“刚才梳理了课文的内容,课前参观了黄文秀先进事迹展览馆,你们对文秀姐姐有了哪些新的认识?”5月9日,一堂生动的现场课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乐业县百坭村同心广场举行。反映“时代楷模”黄文秀事迹的《青春之光》入选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新教材,并已于今年春季学期在全国启用。本堂现场课是《青春之光》正式编入语文教材后的首次实践性教学探索。(据《中国青年报》5月13日报道)

在教师的讲述中,一名新时代青年榜样的故事徐徐展开。当黄文秀在暴雨中逆行的身影定格为教材中的篇章,当脱贫战场上“醒目的黄花”绽放于青少年的精神原野,同心广场的这一堂现场课,用春风化雨的方式启迪着学生们的心灵,弘扬和传承着时代精神。

黄文秀北师大研究生毕业后回乡工作,2018年担任百坭村驻村第一书记。她带领88户418名贫困群众脱贫,全村贫困发生率下降20%以上。《青春之光》从黄文秀遭遇暴雨山洪的牺牲现场追忆,回顾了她主动请缨扎根大山,用美好青春诠释共产党人初心使命的感人故事。

教材是知识的容器,也是精神的载体,凝聚和传承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传统和精神价值,对青少年的思想培育具有重要作用。义务教育阶段是青少年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将黄文秀的故事纳入教材,就是要在青少年心中种下一颗理想与担当的种子。

教材映射着时代的呼吸与脉动。从《谁是最可爱的人》中的爱国主义、国际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到《太空一日》中叩问苍穹、勇往直前的时代气质,每一篇进入教材的文章,都在构筑着千千万万青少年的精神世界,都在用更具亲切感和时代感的故事,激发学生们的情感共鸣和学习热情。黄文秀的故事走进教材,不仅为学生们带来一名新时代青年榜样的故事,也让“清澈的爱,只为中国”有了具象的载体,让青春之花该如何绽放变得可触可感,激发着学生们向上向前的内生动力,激励着他们将个人理想投入到时代洪流、国家需要中去。

从时代沃土中生长出来的故事,更能触动学生们的心灵。当课堂上投影映出黄文秀沾满泥巴的运动鞋时,有学生自然地问:“这双鞋走过的山路,是不是和课本里写的那条‘星辰作灯,露水为伴’的路一样长?”以时代的青春之光照亮更多蓬勃的青春、指引青春的方向,这就是教材立德树人作用的生动体现。

浇花浇根,育人育心。教材是塑造价值观的重要工具,一部优秀的、富有生命力的教材,应该既沉淀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又吸纳“天宫课堂”“量子计算”的时代新知,还能让学生感触到时代人物崇高丰富的精神世界。用更开放的胸襟、创新的思维不断丰富教材篇目,以传统经典构筑文化根基,以时代故事培育精神新芽,就能为培养更多时代新人提供强大助力。(蔡晓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