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去年8月,金融监管总局印发《关于健全人身保险产品定价机制的通知》首次提出“建立预定利率与市场利率挂钩及动态调整机制”后,各大险企便开始加快产品业务转型布局。作为行业“头雁”的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人寿”)动作尤为迅速。
中国人寿在2024年年报中强调,公司持续丰富面向不同客群的分红型等浮动收益型产品供给。一季度数据显示,分红险成为业务增长的“新引擎”。
多元化产品矩阵满足市场需求
2000年之际,中国人寿推出了公司首款分红险产品。此后的二十多年间,公司不断探索开拓国内分红保险市场,持续丰富针对不同客户群体的分红型年金保险、养老年金保险、两全保险和终身寿险等产品。截至2025年4月,已累计开发分红型保险产品数量逾140款,以多元化形态分红型保险产品矩阵覆盖广大客户全生命周期需求。
具体来看,中国人寿分红险产品保险期间多样、交费方式丰富,提供生存、身故和全残等多种保障责任,适配教育储备、养老规划、资产配置、财富管理、风险保障等核心场景,满足不同客群的差异化期待。
为积极服务第三支柱养老保障体系建设,该公司在个人养老金制度内也推出多款分红险产品,为客户提供更多选择。例如国寿鑫耀呈祥年金保险(分红型),该产品在个人养老金制度内外均可销售,涵盖了特别生存金、年金、满期保险金和身故保险金责任,兼顾不同年龄段客群的财富管理和养老保障需求;投保人还可按约定享有红利分配的权利,根据投保时选择的红利领取方式,享有保险公司分红型保险产品的盈余分配权。
“服务+队伍”支撑业务快速转型
近年来,中国人寿大力推动个险渠道营销体系改革,现有队伍持续贯彻落实“客资建队伍”经营理念,以客户为中心的个险经营管理体系更加完善,销售队伍持续向专业化、职业化、综合化转型,新型营销模式布局“种子计划”有序推进。这些关键举措使得该公司在当前保险代理人整体人力规模持续下降的大环境下,销售队伍基本盘保持稳固,并为分红险业务的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
在市场普遍关注的“保险+养老”方面,中国人寿稳步推进养老服务多方式供给,加快在重点战略区域的布局,积极推进CCRC养老社区、城心养老公寓、康养旅居三大养老产品线布局落地,已累计在15个城市布局18个机构养老项目,推出三款“随心居”旅居产品,研究探索居家养老服务建设,满足多元养老需求。
此外,分红险的浮动收益与险企的投资能力和投资收益密切相关。中国人寿作为国内最大的机构投资者之一,坚持资产负债匹配原则和长期投资、价值投资、稳健投资理念,保持战略定力,以跨周期的长期视角做好资产配置管理,近年来投资业绩持续向好。今年一季度,该公司实现总投资收益人民币537.67亿元,总投资收益率为2.75%;净投资收益为人民币442.47亿元,净投资收益率为2.60%,处于行业前列。
构建公司客户“双赢”业务模式
2024年以来,中国人寿持续推动产品和业务的多元化发展,包括形态多元化、期限多元化、成本多元化,尤其是大力推动浮动收益型产品的发展。“截至目前,公司业务形态进一步丰富,浮动收益型产品和业务占比快速提升,转型成功。”中国人寿总裁利明光在3月份的年度业绩发布会上表示。
展望后市,各大险企在产品结构上均在向分红险转型,部分上市险企高管表示未来将提高分红险保费占比至 50%以上。长期来看,采取“固定+浮动”收益模式的分红险产品有望成为人身险公司重点发力方向,形成保险公司与客户“双赢”的业务模式。(刘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