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政

视觉

活动

经济

融媒思政



观点

深度

乡村云


旅游

地方频道



健康

法治


影像河北丨保定“摔跤爷爷”追梦记

12年免费教授上千名孩子,让铁皮房、土操场成为冠军摇篮

保定“摔跤爷爷”追梦记

5月4日,学员正在进行摔跤训练。

5月4日,白鹤江(左)指导学员练习摔跤拧缸。

5月5日,白鹤江指导小学员练习推花砖。

5月5日,学员在铁皮房里切磋。

5月7日,孩子们在摔跤馆写作业。

5月8日,白鹤江展示孩子们获得的奖杯。

5月10日,学员杨浩轩用废旧轮胎进行体能训练。

5月4日傍晚,保定市莲池区沟头村的一处院落里,30多名孩子的训练声此起彼伏。“腰要绷紧,摔出去才有劲儿!”今年69岁的白鹤江穿梭在孩子们中间,时而示范动作,时而纠正姿势。

这里就是白鹤江简陋的摔跤馆,有6亩土操场,还有300多平方米的铁皮房。由他开设的免费摔跤课,一开就是12年,大家都亲切地称呼他为“摔跤爷爷”。

出生于摔跤世家的白鹤江,对中国式摔跤有着深厚的感情,年轻时曾入选河北省专业队。退役后,他回到家乡做生意,却始终难以割舍传承摔跤技艺的梦想。等孩子们都成家立业后,白鹤江觉得肩头的担子轻了一些。于是,他决定重拾梦想,自己拿出了十多万元,把村里一处废旧厂区改造成了摔跤馆。

摔跤馆周一到周五的晚6点半至晚8点,周六日以及节假日都有相应训练。为解决缺少训练器材的难题,白鹤江想出了各种土办法:用轧地的砘子练力量,拿废旧轮胎练爆发力。操场北侧的屋檐下,是整齐排列的旧课桌,方便孩子们写完作业再训练。他为训练受伤的孩子敷药,自掏腰包给孩子们买西瓜、冷饮,甚至垫付参赛费用,像对待自家孩子一样关心着他们。

功夫不负有心人。12年来,有上千名孩子在这里学习过摔跤。白鹤江先后培养出3名健将级运动员、8名一级运动员、7名二级运动员,孩子们在各类赛事中累计摘得200多枚奖牌。

“中国式摔跤是我们国家的传统体育项目,我希望能有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它。”白鹤江说,好成绩为摔跤馆带来了名气,现在慕名而来的孩子越来越多,但他仍坚持当初定下的规矩,只要愿意学,他就免费教。

“既要学会如何摔倒别人,更要学会自己摔倒了如何站起来。”白鹤江说,不管孩子们以后是否会成为专业运动员,能在他们心里种下勇于追梦、敢于拼搏的精神种子才是最重要的。

河北日报记者 李东宇 摄影报道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