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5月12日电 《经济参考报》5月12日刊发记者向家莹采写的文章《央行报告释放重要信号 更多提振消费举措将出》。文章称,中国人民银行日前发布2025年第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关于下一阶段的货币政策主要思路,《报告》明确,实施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落实好中央政治局会议精神,积极落地5月推出的一揽子金融政策。值得注意的是,本次《报告》释放的信号显示,下一步,人民银行将进一步落实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为扩大消费营造良好金融环境,包括出台金融促消费一揽子政策举措、研究出台金融支持消费的指导性文件等。
《报告》显示,人民银行继续坚持支持性的政策立场,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灵活开展公开市场操作,综合运用各类总量和结构性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充裕,人民币汇率在复杂形势下保持基本稳定,金融市场运行整体平稳。
与此同时,具体的政策操作进一步优化,如调整中期借贷便利(MLF)中标方式,用好两项资本市场支持工具,以及将支农再贷款和支小再贷款合并为支农支小再贷款等。
业内权威专家表示,在各项货币政策支持下,货币信贷合理增长,社会综合融资成本稳步下行,信贷结构进一步优化,持续多年、多次降准降息的累积效应不断显现,社会融资环境总体处于较为宽松状态。
事实上,新的政策信号正不断释放,包括进一步加大支持实体经济力度、支持扩大消费等。
在去年10月,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在金融街论坛发言时就表示,宏观经济政策的作用方向应从过去的更多偏向投资,转向消费与投资并重,并更加重视消费。围绕提振和扩大消费,《报告》进行了专题论述,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也于近日正式推出。市场预计,未来服务领域的消费潜力有望进一步激发释放。
《报告》强调,近年来,国内消费增速有所放缓,但在政策引导与市场机制的双重作用下,消费市场活力正逐步释放,增速呈现稳步回升态势,展现出复苏向好的积极信号。金融支持消费已有较好基础,仍有进一步发力空间。当前我国银行、消费金融公司、汽车金融公司等多层次消费金融服务体系建设较为完善,为消费市场稳定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报告》称,下阶段,中国人民银行将落实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为扩大消费营造良好金融环境。出台金融促消费一揽子政策举措,研究出台金融支持消费的指导性文件;持续优化消费信贷产品和服务;增强消费金融机构资金供给能力,支持汽车金融公司和消费金融公司发行金融债券;构建高效、便捷的支付生态。
回看一季度货币政策操作情况,政策利率调整是其中一项重点内容。记者注意到,《报告》以专栏形式,详细回顾了十年间MLF的工具设计、定位、特点的变化过程,指出未来MLF将回归中期流动性投放工具的基本定位,与其他工具合理搭配维护流动性充裕。
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表示,目前我国由短及长的利率传导机制已逐步理顺,形成较为完整的利率体系。人民银行通过调整政策利率,影响货币市场利率和债券市场利率,并影响存贷款利率,进而促进消费和投资,提升社会总需求。
关于下一阶段的货币政策,《报告》提出,保持流动性充裕,使社会融资规模、货币供应量增长同经济增长、价格总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把促进物价合理回升作为把握货币政策的重要考量,推动物价保持在合理水平。
利率方面,《报告》明确,畅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进一步完善利率调控框架,持续强化利率政策的执行和监督,降低银行负债成本,推动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下降。
汇率方面,《报告》强调,坚持市场在汇率形成中的决定性作用,增强外汇市场韧性,稳定市场预期,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