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数字馆员荐书 跟AI古人嗨聊
来图书馆感受“智”造新体验
图为河北省图书馆AI数字馆员“冀小图”。河北省图书馆供图
“我要用饱蘸深情的笔墨,写一首关于春天的诗行……”4月22日,在河北省图书馆,一位特殊的“嘉宾”与三位阅读推广人站在一起,带来了一首饱含深情的散文诗朗诵,引来众多读者驻足倾听。
“妈妈,你看这个朗读的姐姐站在屏幕里!”一个五六岁的小姑娘在旁边听着朗诵,突然惊奇地指着屏幕,像发现了一个大秘密。
这位屏幕里的“嘉宾”正是河北省图书馆AI数字馆员“冀小图”。当天,随着河北省公共图书馆AI数字人联合服务平台上线推介活动开展,“冀小图”正式与读者见面。通过全省各级公共图书馆微信公众号,读者使用手机号验证码即可一键登录河北省公共图书馆AI数字人联合服务平台,与“冀小图”见面,开启全新阅读体验。
“能为我推荐适合孩子在春天里阅读的图书吗?”打开河北省图书馆的微信公众号进入河北省公共图书馆AI数字人联合服务平台,记者向“冀小图”提出自己的问题,很快它就用温柔的声音给出了几个选择:“《小种子旅行记》可以介绍植物生长的过程及自然界中生命的奇迹;《昆虫记》是经典作品,适合学龄前至小学低年级孩子……”“冀小图”的回答考虑到不同年龄段孩子的多样化选择,让读者迅速进入一个丰富多彩的数字文化家园。
在河北省公共图书馆AI数字人联合服务平台上,AI数字馆员不止“冀小图”一位——石家庄市图书馆的“石老师”及其助手“云宝”、保定市图书馆的“小博”、衡水市图书馆的“小衡”等个性化AI数字馆员也在随时待命。据河北省图书馆阅读推广人彭翊峰介绍,依托深度求索大模型,这些AI数字馆员可执行找书荐书、文献速读、智能咨询等全流程服务,遇到复杂需求时,“深度思考”模式将联动馆藏文献、权威数据库及互联网信息进行综合分析。读者无论身处坝上草原、滏阳河畔,还是太行山麓、渤海之滨,通过全省各级公共图书馆微信公众号登录后,系统将基于地理位置自动匹配当地AI数字馆员。“目前河北省公共图书馆AI数字人联合服务平台已构建覆盖全省的智慧图书馆网络,实现纸质与数字资源无缝对接。”
点击切换AI馆员,选择石家庄市图书馆,记者就见到了另一位AI数字馆员“石老师”。在它的指引下,记者又进行了一场新奇体验——利用AR实景导航功能,原地不动,就能实现“云游”石家庄市图书馆。只要搜索想要到达的区域,导航就可以带着读者“走”到对应的位置,还配有真人解说,对图书馆的设施设备和部门功能进行介绍。这种“虚实映射”的导航体系,让阅读和游览变得既快捷又有趣。“石家庄市图书馆开发的这套实景导航系统可精确定位书架位置,AI视频速递功能则将服务要点转化为30秒短视频。”彭翊峰说。
而对石家庄读者刘颖而言,平台最神奇的地方,是让她实现了一场“时空穿越”。5月2日,刘颖用手机登录河北省图书馆的微信公众号后,很快被AI燕赵名人典模块吸引,手指轻点,一场跨越千年的对话瞬间展开。在和AI人物进行了一段有趣的对话后,刘颖对北魏历史的兴趣愈发浓厚起来,她决定把AI冯太后推荐的《魏书》《洛阳伽蓝记》找来读一读。
繁露园前的虚拟董仲舒阐释天人三策,山海关上的数字曹操重现“东临碣石”的豪情,衡水湖畔的AI冯太后讲述太和改制……在刘颖看来,这些智能应用的使用突破了传统形态,将很多枯燥、难以理解的典籍文字转化为可感知、可交互的文化载体,用一种更轻松愉悦的方式让读者“涨知识”,非常高效、有趣。
“真正的文化生命力来自千万读者的参与。”彭翊峰表示,这些AI数字馆员不仅是服务助手,更将与读者共同守护文化根脉,让阅读照亮数字时代的生活。(河北日报记者 韩 莉 赵瑞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