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政

视觉

活动

经济

融媒思政



观点

深度

乡村云


旅游

地方频道



健康

社会


河北法院劳动争议收案数量何以实现回落

4月28日,河北省法院召开河北法院劳动争议审判工作新闻发布会,发布2020年至2024年河北法院劳动争议审判白皮书及典型案例。

白皮书显示,随着河北营商环境不断优化,经营主体的增加吸纳了更多就业者,同时劳动者的维权意识不断提升,采取合法途径维权的意识更加积极,导致案件数量总体呈增长趋势。

与此同时,劳动争议案件还存在一些新情况、新问题。

首先是劳动者主体类型呈现多元,涉诉人员涵盖普通员工到高管、高技、高知等类型,涉及竞业限制、高额提成、年终绩效、调岗调薪、股权激励等情况,呈现出请求事项多、争议金额大等特点,导致部分案件审理难度加大。

其次,相比传统劳动关系案件,新就业形态劳动关系认定更复杂。平台上签订的合作协议、加盟协议等非传统协议或合同的内容,往往故意模糊劳动关系的界限,使得争议发生时,双方对是否存在劳动关系存在严重分歧。

此外,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及各类移动端APP的广泛使用,证据的电子化趋势明显,如不注意留存证据,无法将电子证据的内容演示,相关主张难以被采信。

然而,在劳动争议案件存在数量大、类型多、调处难等困难前提下,近五年来,河北省法院劳动争议收案数量却总体呈由持续激增到趋于平稳态势。2024年劳动争议类收案数量36420件,实现案件数量回落。

收案数量由增转稳,进而实现回落的背后原因是什么?

河北法院民事条线找准类案治理靶点,推动纠纷梯次化解,引导行业健康发展。2024年收案数量实现回落的背后,正是河北法院深入推进“三源共治”部署的具体体现。

找准类案多发高发原因,河北省法院创新条线指导“五项机制”,推动健全条线类案管理和流程管理相结合的业务指导体系,不断统一裁判标准、提升释法说理水平、强化司法示范引领,实现各类案由服判息诉有效提升。

五年来,河北法院劳动争议案件一审裁判被改判率、一审裁判被发回重审率、裁定再审率等逐年降低,反映出审判质效稳步提升,民事衍生案件得到有效治理。

劳动仲裁是解决劳动争议的一种方式,为统一劳动争议案件裁审尺度,河北省法院完善裁审衔接工作平台,持续加强劳动争议仲裁与诉讼衔接工作机制建设,促进仲裁机构与法院在事实认定、法律适用等方面的标准统一,推动劳动争议案件矛盾纠纷实质性化解。

同时,拓宽多元解纷渠道,全省三级法院畅通府院联动,因地制宜、因院制宜、因案制宜,常态化与辖区人社、工会、仲裁、司法行政等部门召开劳动争议化解联席会议,解决各单位在实际办案中存在的程序性、实体性和法律适用性问题,释放调解效能、形成解纷合力。

  加强矛盾纠纷源头预防,全省强化劳动争议审判的规范引导作用,充分发挥典型案例统一裁判规则、传播价值理念等方面的功能作用。依托河北特色人民法庭品牌集群,多地挂牌成立劳动争议诉调对接工作室,引导用人单位知法守法,劳动者理性维权,助力社会综合治理。

2020年至2024年间,全省劳动争议案件调解及准予撤诉、按撤诉处理案件的比例保持在相对稳定区间且呈上升态势,年平均调撤率32.4%,有效节约司法成本,减少当事人诉累。(河北日报记者 桑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