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日报客户端讯(记者桑珊)4月23日,记者从河北省法院召开的2024年全省法院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状况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24年全省法院共新收各类知识产权一审案件15216件,审结15249件。其中,新收知识产权民事案件14712件,知识产权刑事案件481件,知识产权行政案件23件。
在审结的知识产权民事一审案件中,以调解方式结案4124件,以撤诉方式结案8210件,案件调撤率高达82.37%,知识产权纠纷多元化解方面取得较好成效。
“从收案类型情况及特点来看,商标权案件占比由2021年的43.54%降至近两年的25%左右,反映各类市场主体的品牌意识逐渐增强,也反映了近年来针对商标领域的源头治理取得积极成效。”河北省法院相关负责人介绍,去年著作权案件数量急剧提升,占比超过50%,主要涉及图片、图书、影视剧等领域的侵害信息网络传播权纠纷以及涉及KTV、酒店等场所的侵害作品放映权纠纷。值得注意的是,涉及人工智能、计算机软件、集成电路等前沿领域的技术类案件开始大量涌现,司法保护需求强劲。
据了解,去年河北法院立足全省知识产权审判实际,积极探索审判体制机制创新,推进知识产权审判体系和审判能力现代化。
健全知识产权案件管辖布局。河北涉及知识产权审判职能的法院,全部建立专业审判庭或专门审判团队,并在部分自贸试验区、特色产业园区设立了巡回审判站。
推进“繁简分流”改革。持续推进简单知识产权案件适用小额诉讼程序,发挥小额诉讼程序“短、简、快、省”的制度优势,从立案、送达、庭审、裁判文书制作等各个环节进行优化。2024年知识产权民事案件小额诉讼适用率近50%,知识产权案件审理周期降至50余天。
完善多元化技术事实查明机制。河北省法院制定技术调查官调派办法、经费保障管理办法,新聘任兼职技术调查官49人。2024年在36件技术类知识产权案件中使用技术调查官参与现场勘验、技术比对、庭审等审理流程,有效提升了技术类知识产权案件审判质效。
积极参与社会治理。全省法院与33家科技领军企业、100家拥有驰名商标重点企业建立常态化联络机制,石家庄、承德等地法院在相关企业设立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基地,服务企业发展新质生产力司法需求。
同时,积极构建知识产权大保护格局。河北省法院与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省委宣传部等联合举办2024年度省知识产权司法行政保护联席会,与省司法厅联合印发建立诉讼与仲裁衔接工作机制的若干意见。全省三级法院均与市场监管部门签署合作协议,推进业务交流、数据交换和信息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