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法治报记者 韩志强
采访保定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副支队长赵保山时,他刚刚参加公安部道路交通安全研究中心在江苏无锡召开的车辆和驾驶人服务管理数字化升级专家研讨会回到保定,他是我省公安交管系统参加此次研讨会的唯一一名代表。在车驾管工作领域深耕细作17年,称赵保山为专家毫不为过。他被公安部纳入专家库,参与了公安部162号令、164号令、172号令以及多项全国交管便民利企措施的起草工作,今年1月被公安部聘为《车辆和驾驶人服务管理数字化升级的意见》编制专家组成员,规划车管所未来3年发展目标,提出数字化升级改造内容及实施计划,为持续深化改革创新、打造车管新质战斗力提供基础支撑。
多年来,赵保山秉持数智赋能车管理念,打造服务车管、规范车管、阳光车管,全面提升车管服务效能和规范化水平。2016年他被评为“美丽河北·最美交警”,2019年获保定青年五四奖章,先后荣立个人二等功3次、个人三等功3次。在他带领下,保定市公安局交警支队车管所连续五次、十年被公安部评为“全国一等车辆管理所”,2024年综合排名全国第六,北方同级别城市排名第一。车管所先后承担了8项全国试点工作,荣获“全国优秀公安基层单位”“全国青年文明号”等多项荣誉。
“警医邮·家”让群众“在家随心办”
足不出户,办理车驾管业务能像“点外卖”一样方便,相信是有车一族的期盼。如今在保定,每天都有3000多人切实体验到了这种“在家随心办”的便利。自2020年9月起,保定市公安局交警支队车管所联合中国邮政集团保定分公司、保定市法医医院推出了“警医邮·家”服务,群众只需在微信上搜索“保定车管”,进入“智慧车管服务”小程序,实人认证后,群众预约下单、邮政人员上门办理、医院医生远程连线、工作人员后台审核,群众在家即可办理更换驾驶证、补领牌照等20项业务。
赵保山介绍,到目前,系统实人认证人数达到170余万。2024年7月,公安部将此项举措作为便民利企新举措在全国推广。
在赵保山看来,服务升级不只有科技手段的创新,更应有理念的不断突破。
走进保定市公安局交警支队车管所,大厅门口宽敞简洁的导办台格外醒目,接待人员专业高效的导办服务让人温馨愉悦。“设立导办台就是要用‘进门即见’的方式给群众提供业务咨询、业务导办、全程领办等服务。”车管所民警刘豫介绍,“导办服务是2024年保山副支队长提议设立的,同时我们邀请多家机动车登记服务站、安检机构等信用良好、服务水平高的优质企业派工作人员进驻车管所跟班作业,在导办专区开展义务导办服务,既提升了企业人员的规范化服务水平,又通过车管平台对企业品牌进行了推广。”
针对群众办事多次跑、反复跑、办不成的问题,对涉及一人反映多次、一次反映涉及多部门的事项,赵保山牵头成立“兜底办”专班,由车管所领导轮流值班现场接待群众,当面解决各类“疑难杂症”。他创新采取“三步工作法”,对于当下能够解决处置的一定要第一时间处理;对于涉及车管所内部多个科室的问题当下不能答复解决,形成督办卡,交由相关科室的责任人督办落实;对于涉及支队多个部门的问题,提级到民意中心“支队长接待日”,由支队领导协调多部门共同解决。“兜底办”使该所涉车驾管咨询类问题下降了35%,投诉类问题下降了40%。目前,保定市所有车驾管服务站点均设置了“兜底办”窗口,对群众各类“急难愁盼”盯到底、办到位。
“智能审”堵塞“同业务不同办”漏洞
4月27日是工作日,一大早,保定市某物流公司货车司机老周便开车赶到行运机动车检测线为车辆年检。排队、上线、等待审核……以往他每次都要耗费大半天。这次,他把行驶证、身份证等资料交给工作人员,不到20分钟,大厅显示屏就亮起“审核通过”的提示。“这就好了?”老周盯着屏幕发愣,工作人员笑着递回证件:“AI系统3秒就能完成全项核查!”老周感慨:“以前年检得卡着时间来,现在喝口水的工夫就办完了,这效率真是高啊!”
为解决车辆和驾驶人业务审核标准不统一、效率低、等待时间长、办理差错率高等问题,赵保山创新将AI分析、智能比对技术应用到车驾管领域,在全市所有服务站点推行人工智能审核,全面统一审核标准,堵塞了“同业务不同办”的漏洞。同时,让业务办理从“人眼看”升级为AI“智能审”,单笔业务审核时长由原来的5分钟缩短为3秒,工作质效得到质的提升。
车管所创新应用不止于此,赵保山利用大数据高效赋能车驾管业务的监督管理,带领业务骨干自主研发“数智化综合监管平台”,实现了多系统、多渠道数据一网汇聚,异常业务一键流转、核查,有效提高了预警问题的处置时效,提高了精准发现异常业务的能力,实现对车管业务的全要素、全流程、全链条监管。特别是针对群众关注的驾驶人考试,平台依托新技术应用保证了考试更加公平公正,解决了困扰全国驾考的顽瘴痼疾。日前,这一平台入选了即将于5月中旬举办的第12届中国国际警用装备博览会。“我们要充分利用此次参展机会,将保定驾驶人考试监管的理念、模式推向全国。”赵保山充满自信。
在全国率先建立号牌证件智能存取系统
4月25日17时,保定市民王女士购买了一辆新能源汽车后,立即赶到市区某服务站办理车辆上牌业务。原本以为车管所下班当天拿不到牌照了,没成想工作人员告诉她:“不用到业务大厅领牌照了,号牌制作完成,系统会推送短信通知,凭验证码就能从牌照智能存取柜随时取。”不久,王女士收到短信提示,来到车管所牌照智能存取柜前,输入验证码,柜门打开,崭新的号牌整齐地摆放在格子里。她忍不住感叹:“太方便了!跟取快递一样,不用排队,想什么时候来拿都行!”
新能源号牌由于制作时间较长,群众购车后办理上牌业务往往需要长时间等候,赵保山参照领取快递的方式,在全国率先建立号牌、证件的智能存取系统,将传统人工窗口升级为智能存寄模式。后台制证人员直接将做好的号牌、证件存入智能柜,群众凭验证码或刷脸自助领取牌证,如同取网购包裹一样方便快捷。“我们采取蜂巢方式,群众收到验证码就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地点随时到自己预留的交警警务亭或者车管所院内智能柜中领取,过去是人等号牌,现在是号牌等人,24小时随时可取。”赵保山介绍。
车驾管业务不透明常常是群众吐槽的焦点。为解决群众对流程不了解、业务环节不清晰的问题,赵保山搭建了“机动车业务进度实时公示平台”,通过整合业务实时数据,对群众办理业务流程、业务进度、等候时长等信息实时公示,让群众一目了然地了解业务办理情况。此外,他们上线全省首个“透明车间”,将审核中心工作画面向等待办业务的群众实时投屏展示,倒逼工作人员自觉规范操作,变内部监管为主动接受监督。
在车管所业务大厅,科技的应用随处可见。应用无感身份认证系统,群众到车管所“不刷证、不停留”,工作人员通过人脸数据实时分析群众业务需求,精准提供机动车和驾驶证各项服务。精细化服务一体机从设备功能、外观设计等全部由赵保山带领团队完成,实现了办理业务所需资料实时推送,业务流程精细化指引,业务退办一次性告知,让群众明明白白……
“最前沿的科技创新可以更好地服务群众,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正是因为热爱,所以他不断地钻研、付出。”保定市公安局交警支队车管所微机科民警孔伟这样评价赵保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