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暖花开,78岁的王大爷原计划和几位同龄好友一起去张家界游玩,一咨询却败了兴。之前口头答应他们报团的旅行社又反悔了:“本次行程体力消耗较大,几位均已年过七旬,不太适宜参与本次行程。”(据《南京日报》4月15日报道)
银发族渴望追求“诗与远方”,出行的脚步却因年龄门槛屡屡受阻。根据原国家旅游局2016年发布的《旅行社老年旅游服务规范》,75岁以上的老年旅游者应请成年直系家属对采集的老年旅游者详细信息签字,且宜由成年家属陪同,并无老年人出游年龄限制。旅行社对老人报团设“限制门槛”,抑制了老年人旅游需求释放,不利于银发经济的发展。
“老有所游”是老年人追求高质量晚年生活的体现,也是银发经济中最具活力的增长点之一。中国旅游研究院发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60岁及以上的银发旅游者人数已经达到11.6亿人次,在国内旅游总人次中占比高达20.6%,旺盛的银发族旅游需求背后,蕴藏着一片经济的新蓝海。
市场大、需求足,适合老年人的旅游产品却屈指可数。现实中,除设置年龄门槛之外,老年旅游市场还存在低价揽客、行程超负荷、医疗保障不足、无障碍设施缺位等问题,种种乱象侵害老年游客权益,也背离了发展银发旅游的初衷。
为老年人提供安全、舒适、贴心的旅游产品,让他们畅享“看世界”的乐趣,是社会现实需求,也是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旅行社老年旅游服务规范》提出了一系列老年旅游服务标准,涵盖旅游产品要求、旅游者招徕、团队计划的落实、接待服务和后续服务等内容。近日,多地开行银发旅游列车,有的增设加宽护栏、防滑扶手等适老化设施,有的创新“车随人走、夜行日游、游景停车”的运营模式,极大提升了银发族的旅游体验。各地应根据相应规范内容,推出更多激励措施,鼓励旅行社打造多样化旅游产品、完善随团医疗保障等,更好地满足银发族的旅游需求。
针对旅行社担忧的“年龄风险”,可通过市场化手段推出契合高龄老人需求的保险产品,系统性破除老年人旅游的多重壁垒,既解除旅行社的后顾之忧,也助力银发游客畅享“诗与远方”的惬意旅程,激活银发经济潜力。(王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