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政

视觉

活动

经济

融媒思政



观点

深度

乡村云


旅游

地方频道



健康

文体


中国摄影金像奖终身成就奖获得者、河北籍摄影家顾棣:留存抗战光影 铭刻红色记忆

第九届中国摄影金像奖终身成就奖获得者,著名摄影家、摄影史文献收藏家顾棣2025年4月7日在太原逝世,享年97岁。

顾棣1928年生于河北阜平。194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八路军,在战火纷飞的年代,他用生命捍卫2万余张珍贵的照片底片。

2022年8月,顾棣(右一)在平山县碾盘沟晋察冀画报社陈列馆。 李君放摄

从儿童团团长到战地摄影师

“我是沙飞的学生,这是顾老经常提起的一句话。”回忆起与顾棣的接触,河北省摄影家协会副主席、晋察冀画报社陈列馆馆长李君放说,对于顾棣来说,走上摄影这条路,始于与战地摄影师沙飞的一次偶遇。

1938年,抗日战争的烽火燃遍中国大地。在晋察冀边区政府驻地河北阜平凹里村一户抗日积极分子家里,年仅9岁的顾棣跟着父兄积极参加抗日活动。1940年2月,顾棣刚满11岁就担任阜平县一区儿童团团长,带领22个村的儿童团站岗、放哨、慰问伤员。

“我和沙飞认识十分偶然。一次我在放学回家的路上遇到了晋察冀画报社的沙飞,他询问了我的学习和家庭情况,又和我聊了当时的国际国内形势。我虽然年纪小,但回答起来头头是道。”顾棣曾回忆,沙飞可能没想到一个小孩能回答得这么好,便高兴地把他揽在怀里,摸着他的头说,长大了不要干别的,就学摄影吧。

一年后,也就是1944年9月,沙飞派人找到顾棣,让他参加军区首期摄影训练班。此时,刚刚加入中国共产党的顾棣正在华北联大教育学院学习深造,但他毫不犹豫地进入晋察冀军区第一期摄影训练班,跟从沙飞、石少华等前辈学习新闻摄影。

摄影的道路刚刚起步,一心想上前线拍摄的顾棣,却被沙飞指定从事晋察冀画报社的摄影底片档案保管工作。这也一度让顾棣心有不甘。但当他看到沙飞把摄影底片看得比生命还重要,便郑重地接过沙飞留存的珍贵摄影底片——晋察冀抗战的2万余张底片。沙飞对当时17岁的顾棣说:“这些底片就全部交给你了,只要不牺牲,就不要把底片丢掉。”“人在底片在,人与底片共存亡”,这个信念在顾棣心中生了根。

从那时起,这位摄影新兵与这些底片形影不离。多少次遇险,多少次转战,在敌人的追击和炮火中,他和战友们用生命和鲜血完整无损地保住了这些珍贵的革命文献。

2016年9月,顾棣在讲述一张老照片背后的故事。李君放摄

从战地摄影师到红色摄影史研究者

把战友们用生命拍摄和保护的珍贵资料,整理成一部记录中国红色摄影史的大型工具书是顾棣多年的夙愿。离休后,他马不停蹄地开始了中国红色摄影史的资料搜集和编纂工作。

收集资料是一项艰苦细致的工作,顾棣结合自己当时的记载反复核对,以保证数据的真实可靠。

“你如果到他家里看看,就明白这些照片和资料他看得有多重。”河北省摄影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汪素芳说,“顾老居住的普通单元房内,除了必要的家具,定制的木柜、铁皮柜占满了房间,里面都是顾老收藏的珍贵历史资料,并进行了详细的标记。”

顾棣一直在竭己之力完成中国红色摄影史的梳理,在学生司苏实与沙飞女儿王雁的配合下,他不顾高龄病重,坚持完成《中国红色摄影史录》的整理、编辑和写作。

2009年,《中国红色摄影史录》出版,这部书用完整翔实的文献档案为中国摄影留下一部关于中国革命战争年代的摄影断代史,成为前无古人的扛鼎之作。这也使顾棣由一名摄影史料的保护者成为一名红色摄影史研究者。

“我这一生做得比较有意义的工作就是这两件事,一个是保护底片,一个是这本书。”顾棣曾说。

4月10日,来自北京的李新伟和朋友走进晋察冀边区革命纪念馆,在“顾棣红色摄影收藏展”看到顾棣捐赠的珍贵历史照片、资料,让他直观感受到那段历史的温度和痕迹。

“这些资料都是顾老捐赠的,你看这张沙飞拍摄的《八路军战斗在古长城》,下面的这些拍摄时间、地点、内容等都是顾老备注的。”晋察冀边区革命纪念馆资料科科长栗静介绍,“这是顾老非常喜欢的一幅摄影作品,还亲自在旁边题了一首《沙飞摄影经典名作颂》。”

除了先后两次向国家博物馆捐献摄影文献共800多件外,顾棣把自己收藏的底片、照片、手稿、珍贵书籍、历史文献,以及书写了80多年的455本日记,捐赠给家乡阜平的晋察冀边区纪念馆,有些成为镇馆之宝。

保定市阜平县文联主席张金刚回忆说:“我们将顾老的捐献在纪念馆进行展出,成为爱国主义教育、摄影艺术鉴赏、艺风艺德培训的鲜活课堂,希望借此让更多人了解顾棣老师,感受他的革命精神、艺术追求和家国情怀。这是顾老留给阜平的财富,值得我们永远珍藏。”

很多人专程来阜平参观展览,不仅被这些历史资料感染,更被顾棣的精神深深感动,并纷纷留言:“资料保管在任何年代都是一项繁琐复杂的工作,尤其在战争年代,资料的保存就是生命的延续。”“您用光影编织了传奇人生,用生命保护了战争年代的图片影像资料,作为后人向您致敬!”

“顾老不仅在摄影事业上取得令人敬仰的成就,更有着不凡的人格魅力,与他接触的人都被他的纯粹、坦荡和豁达所感染。”中国摄影家协会副主席杨越峦说。

顾棣将珍贵的红色摄影史料视为生命,又从不把这些命根子当作个人财产。从部队到地方,从机构到个人,只要有关中国革命战争摄影方面出版、展览、宣传、纪念活动,顾老都有求必应,尽己所能予以支持。杨越峦认为顾老为后人树立了一个榜样,理当获得中国摄影界乃至世界摄影界的尊敬。

“与顾老接触的人都会被他的一颗赤子之心所感动。他对人对事的无私、坦荡影响着河北摄影人。”李君放说。(河北日报记者 杨明静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