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日报客户端讯(刘海波)今年以来,丰宁满族自治县通过“产业带动、就业增收、防贫帮扶”三举措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守住底线做好防返贫工作。
强化农业产业带动。今年该县投入衔接资金5.78亿元,实施衔接资金项目82个,形成农业产业带动格局。为确保农业产业发展落地见效,该县压实乡镇部门责任,并签订项目建设责任书,基础设施类项目3月份全部开工,10月份完成建设;补贴类、产业类项目10月份全部完成验收,确保年底资金拨付率达到100%。建立利益联结机制,通过产业带动、就业增收、光伏覆盖、生态扶贫等措施,稳定脱贫人口年人均收入1.64万元。同时,加强产业项目后续管理,各部门在完成项目建设的同时,做好项目移交工作,各乡镇按照“四个一批”要求,加强产业项目后续管理,确保资产持续收益。
拓宽稳岗就业渠道。围绕丰宁烤羊师、丰宁月嫂、电工、瓦工等信誉好、牌子亮的劳务品牌,组织职业技能培训1200人次以上,让外出务工人员持证上岗,增加收入。该县人社局、县农业农村局、县妇联等还积极对接域内域外用工企业,征集用工需求,组织招聘活动,开发就业岗位5000个以上,对市外务工交通补贴政策给予及时落实。该县还安排实施以工代赈工程,科学设置基层服务网格员、综合治理网格员,保持乡村公益岗在1.1万人。并充分发挥脱贫劳动力创业担保贷款、就业专项资金作用,扶持中小微企业稳岗就业。支持昌达农业、黄旗皇、御今农业和今年新成立的经营主体,通过保底分红、入股参股、服务带动等方式,带动农民增收。
开展防返贫监测帮扶。该县在进一步发挥省、市、县三级工作队驻村帮扶作用、巩固拓展帮扶成效的基础上,建立健全了防返贫监测预警机制。聚焦8800元防返贫监测线,严格落实防返贫监测“早宽简实”工作要求,重点关注因灾、因病、因学等致贫风险群体,实施分类帮扶,确保不漏一户、不落一人;开展常态化监测排查,以未消除风险监测对象2825户6385人为基础,对全县所有农村人口开展常态化监测排查,对符合监测条件的“三类户”及时纳入、动态管理。今年该县安排了3200万元资金,用于支持低收入群体的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