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李正老师和学生们在一起。图片由衡水十三中提供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我在衡水十三中的三尺讲台上已经奋战了十几个年头。当老师的岁月里是幸福的、收获感满满的,因为这份事业充满了爱和温暖。
严而有爱 坚守相伴
2017年,我送的毕业班中有一个男生,中考成绩仅有383分。他性格倔强,不听家长的话,高一高二的成绩都不是很理想,到了高三,孩子很悲观,想要放弃高考。
记得那段时间,我每天都在学校给他做工作,还时常利用假期请他来家里吃饭。最终,孩子坚持了下来,并以623分的高考成绩被心仪的大学录取。之后,孩子家长给我送来了锦旗表示感谢,这不仅是因为他们的孩子考上了好大学,更是因为他们的孩子真正长大了。在我们的交流中,家长几度哽咽。
这种情况还有很多,我相信每一个学生,他们在我的眼中都是一群应该被爱和被关心的孩子。就像校党委书记白祥友所说:“当老师就要像爱自己的孩子那样去爱别人的孩子。尤其是对待在学习上暂时出现困难的孩子,要对他们充满格外的关怀和爱……要让在十三中上学的每个孩子都能收获能力的提升和生命的成长。”
像我一样,很多班主任来到十三中后都学会了包饺子。冬至为学生包饺子,元宵节为学生煮元宵,中秋节同学生一起做月饼;考试前的巧克力、棒棒糖、祝福卡片,考后的火龙果、大柚子;夏天的绿豆汤,冬天的冰糖梨水……我的学生常说:“很幸运,可以遇见正哥;很幸福,可以跟着正哥直到高考。班主任从未说过‘我爱你们’,可他做的一切胜过千言万语,那冬至的饺子、元旦的蛋糕……都将成为我人生中最美好的记忆。”
心暖支教 坚定方向
2020年和2022年,我开展支教工作。跨越几千公里,穿越崎岖的山路,尤其是凉山,让我真真切切感受到了什么是“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在凉山彝族自治州,我看到了孩子们每天要走很远的山路来校求学,许多留守孩子们和爷爷奶奶一起居住,而老人们常常关注不到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一些细节。同时,我也看到了孩子们渴望进步的眼神,看到了他们的坚韧和努力!
在凉山彝族自治州支教时,有一次,我在微信朋友圈发了些生活照片,一位十三中毕业学生的家长看到后便打来了电话。他表示,希望通过我捐款1万元,为这些孩子们送上一份微薄的爱心。我知道这是学生家长给予凉山彝族自治州孩子的关爱,更是对十三中老师的信任。于是,我将捐款送到了四川这群可爱孩子们的手中。这1万元让孩子们感受到了爱和温暖,也让我支教的道路走得更加坚定。
白祥友书记曾说:“世界上有两种光最耀眼,一种是太阳光,一种是你努力的模样。”为了我的学生们、为了各地来求学的孩子们、为了让这束光更明亮,作为老师,我有着一份责任,作为衡水十三中的老师,我更有一种力量!
不忘初心 继续前行
逢年过节,我感动于办公桌上那一张张被学生们写满祝福的便利贴;感冒发烧时,我总会被学生们送来的一包包药、一杯杯白开水而温暖;毕业多年的学生,也会从天南海北为我寄来一份惦念……这是一切证书和奖杯所赋予不了的。毕业前的离别班会上,学生们泪流满面,向老师深深鞠躬感谢,我们非常感动。高考成绩揭晓的那一刻,看到学生的好成绩,我们激动地哭了,只有我们知道孩子们在高考的路上经历了什么。我们师生一起笑对困难、不惧挑战,此时,大家早已是一家人。学生就是我的梦想,学生就是我前进的动力和方向。
作为老师,我们用心用情守护着学生,用爱点亮学生未来。人生的最高境界,不是我拥有了多少财富,而是通过这份职业以及与学生相处获得一种内外充实的富足感。
未来的路还很长,有困难也有挑战,我会继续关心和关爱学生,帮助他们筑梦前行!
(作者为衡水十三中 李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