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政

视觉

活动

经济

融媒思政



观点

深度

乡村云


旅游

地方频道



健康

法治


集思录丨低空旅游须扎紧安全带

多地采取出台相关政策、开通景区旅游航线等措施促进低空经济发展,低空赏花、低空看海等低空文旅新业态在今春加速走红。同时还应看到,由于通用航空发展历史较短、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管理制度缺乏等,低空旅游发展仍面临一些现实问题。(据《工人日报》4月6日报道)

刚刚过去的清明假期,一个个滑翔伞、一架架直升机载着游客掠过花海、穿越峡谷。“低空+文旅”带来独特的云端视角,不仅为人们提供全新旅游体验,也为文旅产业带来新活力。在游客争相体验“换个角度看世界”时,为他们消除安全隐忧,提供更有保障的服务,成为低空旅游扩大规模、有序发展的必答题。

直升机观光、热气球飞行、动力伞飞翔等项目之所以吸引游客,是因为其突破了传统观光模式。但业态越是新颖、体验越是刺激,安全管理的复杂性和挑战性往往就越高。一些景区为追求经济效益,盲目上马低空项目,既缺乏科学论证,也未配备必要的安全保障设施,再加上部分从业者仓促上岗,难以提供有效的安全服务。基础设施薄弱、专业人才短缺等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解决,不仅会损害游客权益,还可能对整个行业的发展带来负面影响。

要让低空旅游飞得更高更远,必须念好“安全经”、扎紧安全带。首先要积极布局低空飞行服务站等基础设施,提升空域管理效率,保障航空器有序运行。其次,要明确低空旅游服务规范和安全标准,在飞行空域审批、航空器飞行监管、加强相关执法等方面出台更为细致的政策,推动民航、空管、文旅等部门打好组合拳,避免出现“九龙治水”的情况。对企业来说,要对安全飞行实施刚性约束,强化从业人员的专业素养和资质管理,严格执行飞行审批和安全检查制度,把安全视为飞行生命线。此外,还需加强公众安全教育,引导游客增强风险防范意识,理性选择低空项目。

作为低空经济的重要业态之一,低空旅游的兴起也承载着促进文旅消费的新期待。唯有扎紧安全带,低空旅游才能飞得更稳更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赵晓昕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