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日报客户端讯(孟宪峰、孔颖)清明时节放纸鸢,春风拂面柳丝牵。为了丰富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增进亲子间的互动交流,同时让小朋友们在实践中锻炼动手能力,深度领略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4月6日,由衡水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主办,衡水市图书馆承办的“纸鸢映春·书香润心”研学活动在孔颖达城市书房举行,22个亲子家庭亲手绘制风筝,感受春至燕来的节气之美。
“清明时节除了祭祖以外,还有许多传统习俗。比如,踏青、吃青团等。”孔颖达城市书房工作人员介绍了清明节的由来、习俗和意义,随后一边讲解风筝的知识,一边指导着风筝制作的要领。小朋友们满心欢喜地从印有老鹰、燕子、金鱼、京剧脸谱等经典形象的风筝中挑选出自己最喜爱的那一个,在家长配合下,孩子们拿起画笔,在风筝面上尽情涂鸦。
绘制结束,小朋友们迫不及待地来到户外自由地放起风筝。春风轻拂,一只只承载着小朋友们梦想的风筝徐徐升空,小朋友们欢呼雀跃,牵着风筝线尽情奔跑,现场洋溢着欢声笑语。
“平时学习比较紧张。在清明假期,我能和小朋友们一起能感受自然和艺术的美,放松心情,真的很开心。”一名参加活动的六年级小朋友说。
衡水市图书馆相关负责人表示,清明节作为中国传统节日之一,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与历史意义。通过举办风筝阅读推广活动,不仅能够让市民亲身体验清明节的传统习俗,还有助于传承和弘扬清明节传统文化,增进市民对清明节习俗的了解,进一步推广全民阅读,增强市民的文化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