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日报客户端讯(记者刘英)春回日渐暖,奋进正当时。今年以来,廊坊市安次区持续发力重点项目建设,以科技创新为引领,聚焦发展现代商贸物流、汽车零部件制造、电子信息三大主导产业,全力构建高质量发展新格局。近日,记者实地探访部分重点项目建设现场,见证新质生产力的蓬勃脉动。
图为信达国际物流园项目建设现场。
3月31日,走进位于安次区仇庄乡的信达国际物流园,两栋高标准物流仓库高耸矗立,200多名工人正加紧进行墙面檩条的施工安装,机械轰鸣声、金属切割声、叉车穿梭声交织成一首建设交响曲。
“项目总投资约3.5亿元,占地107亩,建筑面积11.1万平方米,目前施工进度已完成75%,将于今年10月份如期交付。”信达国际物流园项目负责人李茂鹏介绍,项目按国际通用仓储物流标准建设,每栋仓库均为3层建筑,其中一层、二层是混凝土结构,三层是钢结构,并为客户在仓库内操作提供优良的硬件设施。
信达国际物流园是宝湾物流在廊坊投资建设的第二个项目,凭借着良好的区位优势、完善的交通网络,将构筑起强大的物流设施服务网络,成为京津冀物流枢纽和集散中心。建成后将有效服务京津两地,辐射整个华北地区,预计年货物周转量10万吨至12万吨。
图为信达国际物流园项目建设现场。河北日报记者 刘英摄
“项目的高效推进离不开廊坊市各级政府的精准扶持,为企业抢抓工期提供了坚实后盾。”李茂鹏介绍,目前已有多家企业与物流园开始洽谈入驻事宜,待建成全负荷运营后,物流园每年营业额预计可达3000万元以上。
重大项目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引擎”。今年以来,安次区着力完善体制机制、优化项目生态、提升投资效率,全面推进重点项目建设。2025年列入省、市重点建设项目共41个,总投资384.57亿元,其中列入省重点项目7项,市重点建设项目34项。
图为瑞立美联二期项目。河北日报记者 刘英摄
在安次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瑞立美联制动技术(廊坊)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瑞立美联”)年产160万台空压机、150万套水泵及50万台新能源空压机建设二期项目现场同样一片繁忙,工人们正将刚生产出来的空压机等产品一箱箱摆放到仓库货架上。
瑞立美联是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车用空压机、水泵等产品于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近年来,公司在做好传统车用空压机产品的同时,先后推出新能源空压机和水泵系列产品,产品领域不断拓展,销售市场稳步提升。
“我们的二期项目建设了A级车用空压机技术研发中心,引进了更先进的自动化、智能化生产线,生产效率较传统生产线提升2至3倍。”公司总经理何建军介绍,项目建成后,公司可实现年产160万台传统空压机、150万套车用水泵及50万台新能源空压机,预计到2030年营业收入将达到10亿元。
何建军告诉记者,项目建设期间,政府在政策扶持、审批服务等方面为瑞立美联开辟绿色通道,确保项目建设高效推进。安次区委、区政府建立常态化服务机制,发改、规划、环保等部门人员就项目建设期间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现场研究解决方案,并明确责任部门、设定解决时限等进行专项督办,切实让企业感受到政府优化营商环境的决心与行动力。
图为瑞立美联二期项目。河北日报记者 刘英摄
“我们集中资源力量,为企业打通项目建设‘中梗阻’,加快项目落地实施。”安次区发展和改革局重点项目服务中心主任董斌介绍,该区聚焦破解用地指标、规划调整、能耗容量等制约项目落地的问题,找准堵点、难点、痛点,采取更具针对性、实效性、突破性措施,推动产业项目“拿地即开工”常态化,进一步精简审批事项、优化审批流程,加强土地、资金、能源、环保等要素保障,推动项目落地更加高效便捷,打造支持保障项目建设的良好营商环境。
为增强大抓项目、抓大项目的实际成效,安次区用足用好全区招商、在谈、签约、注册、前期、开工、投产7个项目库,深入实施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和“四色管理”,精准解决问题,落实建设条件。实施领办、代办、督办、帮办、导办服务,推动项目早开工、快建设,全面提升项目投资完成率,为固定资产投资增长提供重要基础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