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政

视觉

活动

经济

融媒思政



观点

深度

乡村云


旅游

地方频道



健康

法治


青县:优化服务,让企业来得了发展好

青县完善政企常态化沟通机制

优化服务,让企业来得了发展好

近年来,青县持续完善政企常态化沟通机制,畅通与企业家沟通联系渠道,通过落实推进开发区建设暨企业发展专题调度会议、建立政企沟通线上线下服务平台、建立干部包联企业工作机制、强化商协会作用等方式,将政企常态化沟通制度化,全力优化服务,解决企业发展难题,打造优质营商环境,为企业发展提供更有利条件和更广阔空间,让企业来得了、发展好。

·落实专题调度会议机制

破解企业的难点痛点

3月28日,记者来到位于青县经济开发区的河北淘然食品有限公司车间,看到经过蒸煮、制馅、包装等工序,一包包精细豆沙产品陆续走下生产线。

“现在,有了充足的食糖进口关税配额,公司生产原料问题全部解决,3条生产线正常运行,每天能生产40吨精细豆沙产品。”公司总经理张福振说,公司产品70%出口到日本、韩国等国家,并向蒙牛、伊利等企业长期供货。

2023年,河北淘然食品有限公司投资2.4亿元建设了精细豆沙和馅料生产项目。“项目生产精细豆沙和馅料,需要进口食糖作为原料。”张福振说,眼看项目就要在2024年投产,可是,在申请食糖进口关税配额时,他却犯了难。因为申请食糖进口关税配额,需要向各级商务部门逐层报批。准备什么材料、找谁对接、如何跑办……一个个问题让他心里没了底。没有食糖进口关税配额,就无法进口食糖,企业就将面临生产线投产却无法生产的窘境。

就在他心急如焚之时,负责包联企业项目的青县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陈鑫了解到情况,主动与企业对接,并向青县县委、县政府和开发区管委会主要负责人汇报。

青县县委、县政府领导了解到企业困难,在开发区每周举行的问题协商座谈会上,协调有关部门解决,并多次赴商务部和省商务厅跑办。

经过积极申请跑办,2024年,该公司顺利拿到1000吨食糖进口关税配额。今年1月,通过青县各级部门主动跑办,公司又顺利申请到5000吨食糖进口关税配额,并随即进口1000吨食糖用于扩大生产。

“在青县落户发展,真是省心又安心!”张福振说。

近年来,立足优化营商环境,青县落实推进开发区建设暨企业发展专题调度会议,帮助企业解决项目建设和经营发展中的难点、痛点。县委对会议议定事项形成督办机制,确保问题按时解决。2023年以来,召开会议68次,议定解决事项494项。

“通过会议调度,开发区项目前期手续办理审批时长不断缩减,社会投资核准类、备案类项目从立项到取得施工许可的审批用时分别压减至26个、28个工作日以内。”青县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李维忠表示,目前,开发区新开工项目建设平均周期已缩短至2年以内。

此外,青县还研究出台“企业宁静日”管理办法(试行),行政执法每个月入企检查控制在10天以内,最大限度减小对企业生产的影响,做到无事不扰。

·项目审批由部门全程代办

助力企业发力新赛道

3月28日,在位于青县经济开发区的河北科源智能电气有限公司,一批批集装储能箱和电动汽车换电站陆续组装完毕,即将交付订货厂家。

“作为沧州电子机箱特色产业中的一员,我们从传统电子机箱制造企业向新能源设备高新技术企业转型,开辟新领域,发力新赛道。”该公司总经理牛勋昌说。

2020年,该公司投资3.2亿元在青县经济开发区建设的新厂房投用。目前,公司主要产品为新能源汽车换电站、储能预制舱、换电机器人。2024年,公司完成产值2.6亿元。

“在推进企业转型发展的过程中,青县县委、县政府和开发区经常和我们研究探讨,鼓励、引导、支持我们推进战略合作。”牛勋昌说,这让他们增强了进一步发展的信心。

2024年,河北科源智能电气有限公司决定,与苏州焕能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合资成立星动智能电气(河北)有限公司,投资5.2亿元建设电动汽车换电站、储能交流一体机生产项目。

这个新项目主要生产重卡换电站、乘用车换电站、换电机器人、储能交流一体机等集成产品,并建设总建筑面积1.4万平方米的新能源装备制造研发中心,预计今年11月投产。

“这个新项目的建设,为企业又开辟了一条新赛道。”牛勋昌说,在项目审批中,青县各级各相关部门全程代办,提供贴心服务。面对新项目投产后的用工问题,县里也通过在开发区建立的人力资源服务平台,为他们招募了上百名技工,保证他们项目建成即可投产。

牛勋昌还是沧州市电子机箱商会副会长。为完善政企常态化沟通机制,青县强化商协会作用。以沧州市电子机箱商会等3个商协会为基础,青县着力打造政企沟通平台。其中,沧州市电子机箱商会会长、理事分区包片,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广泛开展走访调研,搜集全县同行业企业反映的共性问题。

“青县给企业家营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商会将全力为电子机箱产业发展出谋划策,形成发展合力,助力沧州特色产业发展。”牛勋昌说。

·打造政企沟通线上线下服务平台

建立干部包联企业工作机制

3月28日,在位于青县经济开发区的河北金彭车业有限公司,一辆辆电动三轮车陆续组装下线。

“今年,公司瞄准快递行业和城市、农村地区个性化用车需求,研发了一系列电动三轮车、四轮车新产品。现在,公司生产线满负荷生产,订单供不应求。”该公司副总经理王正巧说,“落户青县10余年来,这里优质的营商环境是企业安心发展的底气。”

该公司由江苏金彭车业有限公司投资组建,从事电动三轮车、四轮车及部分特种车辆研发、制造、销售,主要生产“金彭牌”三轮车及电动轮椅车、电动三轮车、电动邮政车、电动保洁车等近百种产品,年生产能力达15万辆。

近期,电动三轮车、四轮车等新产品订单不断,但是出现了用工短缺问题。如果100多名工人不能及时招到,企业将无法按时交付产品。

企业的难题,就是政府服务的方向。青县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包联负责人及时了解到企业用工问题。通过与王正巧沟通,青县经济开发区相关部门认真梳理了这100多人涉及的工种,通过开发区人力资源服务平台,与县职业教育中心开展用工合作。目前,这100多名工人已陆续通过实训上岗。

近年来,青县着力打造政企沟通线上、线下服务平台,建立青县重点企业家微信交流群,让企业家与政府部门交流“零距离”。同时,依托青县工商联微信公众号建立民营企业线上“直通车”,随时受理企业家反馈问题及意见建议,提升服务质效,线上宣传“两新”政策达1.1万次。此外,依托“数字工商联”平台,帮助民营企业实现线上贷款,投放贷款金额达4.42亿元。

此外,青县还建立了干部包联企业工作机制,对全县重点企业进行包联,对企业反映的问题进行“台账式”管理,定期召开专题会议跟踪督办。该工作机制建立以来,累计对接企业(项目)479次,发现问题136个,解决问题112个,问题解决率达82.4%。  河北日报、河北日报客户端记者 戴绍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