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政

视觉

活动

经济

融媒思政



观点

深度

乡村云


旅游

地方频道



健康

法治


秦皇岛市抚宁区扶崖沟村:草药飘香富农家

抚宁区台营镇扶崖沟村把山场转化为资源优势

草药飘香富农家


2024年6月17日,扶崖沟村村民利用树下空间种植的北苍术生长状况良好。(本报资料片)杨晓亮摄

3月24日,扶崖沟村村民在管理种植的北苍术。张辉摄

3月24日上午,趁着天气好,秦皇岛市抚宁区台营镇扶崖沟村村民张继祥扛着锄头来到自家的板栗林。他用锄头将板栗树下地垄里的杂物简单清理后,掀起一片片黑色地膜,地膜下生长着中草药北苍术。“这些北苍术种两年了,最近大家都忙着把地膜除去,再追点儿肥,让它们长得更快些。”张继祥说。

2022年,长城脚下的扶崖沟村开始推广中草药种植,如今种植面积2000余亩。同时,村里通过多种方式发展集体经济、改善人居环境,村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

·把山场转化为资源优势种植中草药

扶崖沟村位于台营镇北部山区。3月24日,记者从台营镇前往扶崖沟村,约15公里的路程都是弯弯曲曲的山路,越走山势越陡,前方的长城敌楼也就越发清晰。

“相传古时候进入我们村必须经过一处陡峭的山崖,每一个经过的人都得扶着山崖才能过,因此我们村的村名叫扶崖沟。”该村张凤明老人介绍。

扶崖沟村北山上现存长城3800多米,分布着8个敌楼和15个烽火台,却因山势陡峭没有一个关口。陡峭的山是战争时期良好屏障,却也因此带来闭塞。

扶崖沟村村域面积8500亩,其中山场面积5000余亩、耕地面积1100余亩。四周群山环绕,种植板栗、苹果、核桃等是村民主要收入来源。

近年来,扶崖沟村将山场转化为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中草药北苍术种植。“几年前,镇里组织外出考察。在考察过程中,我发现中草药种植比较适合我们村。我们村周边山上本来就有多种野生中草药,气候和土质等也适合中草药生长,并且中草药市场需求量很大,收益比普通农作物高。”扶崖沟村党支部书记谢孟介绍。

2022年,谢孟流转两亩土地试种北苍术。他种下的秧苗生长稳定又好打理,利用板栗树下、边边角角的闲置土地就能种。种植效果吸引了村民,因此加入种植队伍的人越来越多。

为让村民更好掌握中草药种植管理技术,扶崖沟村在台营镇帮助下,请专家到村里举办培训班,还与相关企业建立长期收购合作关系,解决村民种植中草药的后顾之忧。

·拓展渠道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

3月24日,扶崖沟村村民贾玉刚吃过午饭后,来到在村里租用的冷库。近几天,冷库里存储的苹果、板栗全部销售完毕,他准备把冷库清理一下,然后关闭设备,等几个月后再使用。

贾玉刚是水果种植户。2022年,村里要建冷库,他第一个提出租赁申请。“以前在别的村租冷库,现在在自己村里租,不仅价格优惠,收购自己村的水果也更方便。”他说。

扶崖沟村由8个自然村组成,村民1300多人,常住人口约800人,无论是地域面积还是人口数量都在全镇位于前列。扶崖沟村家家户户都有果树,近年来,该村年产板栗约75万公斤、苹果约25万公斤、核桃约5万公斤。

作为山区村,果品储存是个难题。以前由于村内冷库储存能力不足,村民如果想储存新鲜果品,只能到其他村租冷库,增加了果品运输成本。

为解决这一问题,村里申报了省级壮大集体经济冷库项目,获得50万元资金支持,加上村里自筹的5万元,建成由4个仓组成的冷库,于2022年投用,每年可储存果品25万公斤。建成当年,冷库即被村民租赁一空,每年增加村集体收入4.1万元。

近年来,扶崖沟村通过多种渠道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拓展群众增收致富渠道。

立足中草药产业成立合作社,整合出租村集体林地,将租金入股中草药种植产业项目。这不仅增加了村集体经济收入,还解决了一部分村里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

实施土地整治项目,目前项目已完成。该村计划以村集体经济合作组织为主体,对项目区内462亩土地进行整体流转,用于发展壮大农业产业,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

·村民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多彩

随着村集体经济收入增长,扶崖沟村的面貌也在发生改变,群众关心关注的急难愁盼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如今,虽然村子离镇中心较远,但宽敞的水泥路让出行变得越来越方便。村里及河道内的积存垃圾得到全面清理,村庄环境干净整洁。上山的道路正在逐步硬化中,村民下地干活方便了很多。村里还建设了森林防火道,维修大口井、石碾,更换村民饮水水泵。

农历逢四、逢七的扶崖沟大集是台营镇7个传统农村集市之一。每逢大集,商贩来村里摆摊,扶崖沟及周边村庄的村民来此购买生活必需品。以前,由于村内道路狭窄、商户摆放无规则造成通行困难,矛盾时有发生。为此,扶崖沟村对大集进行整顿,沿街划分摊位,由专人负责管理,集市秩序得到有效维护。

除了固定大集,扶崖沟村还有农家院、饭店,在方便附近村民的同时,这里的乡村美食也吸引游客纷纷前来赶集、住宿。

硬件设施大为改善,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也日益丰富多彩。

3月23日,吃过晚饭后,村民谢占玲如往常一样来到村委会前的广场上遛弯儿。随着夜幕降临,广场上亮起大灯,音乐也响起来,越来越多村民到这里跳起广场舞、扭起大秧歌,现场一片欢声笑语。

“我们村还有大秧歌队,前两年村里给统一购买了服装。队员们平时有空就排练,到了过年演出,可热闹啦!”谢占玲笑着说,现在村民生活越来越好,大家白天忙着挣钱,晚上遛弯儿休闲,吃喝不愁,日子惬意,越来越有盼头。 河北日报、河北日报客户端记者张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