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树在春季花期和幼果期最容易遭受倒春寒的伤害,在气温回升过程中,杏树解除休眠,开始开花、发芽,但剧烈的变温特别是低温突然来临,使已活动的细胞组织冻结,造成冻害或枝干低温日灼伤、冻花、冻果,导致杏树减产或产量不稳。据调查,在花蕾期温度低于-3.9℃,花期低于-2.2℃,幼果期低于-0.6℃,低温时间持续超过30分钟,就易造成花、果的冻害。杏树不同生长时期对低温的耐受力不同:花芽萌动期较强,其次为盛花期,子房膨大期和幼果期最弱。
近期气温忽上忽下不稳定,河北省中南部杏树已进入落花期,东部地区杏树即将进入盛花期,北部地区杏树花芽开始萌动。河北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苹果创新团队杏李岗武晓红提醒各产区需密切关注气温变化,防范倒春寒对杏树的花芽、花朵以及幼果等组织造成冻害,致使杏减产或绝收。
防御措施
选择合理地址建园
在山区坡地建园要求背风向阳,平地建园要求地势平缓、水肥条件较好。尽量避免低洼地、阴坡及冷空气滞留的沟底和风口建园。春季风沙大的地区在园区周边建造防护林带。
选用耐低温抗寒品种
在倒春寒频发的地区种植,选择花期晚、抗寒性强的杏品种,以避开霜期,适应低温环境,减轻危害,这是最直接的防御措施。
预防措施
时刻关注天气预报,遇到天气变化即倒春寒来临前应及时积极采取应对措施,以避免或减轻霜冻、冷害对杏树树体和花果造成的危害。首先,加强树体管理;其次,根据不同情况因地制宜地采取灌水、熏烟和安装风扇、喷药等措施进行防御。
冬季树体涂白
落叶后树体涂白不仅能保护树体、减少病虫害的发生,而且还可以推迟开花期,防止初春气温过低,枝条和花受冻害。涂白剂有出售的专用成品,也可以自行配制。
采取灌水法或喷药法推迟花期
在秋季落叶前对树体喷布赤霉素等防冻剂可提高抗冻能力并推迟花期3~5天;萌芽前全树喷0.1%~0.2%青鲜素或萘乙酸钾盐(250~500毫克/千克),可抑制芽的萌动,推迟花期3~5天;萌芽初期喷0.5%氯化钙,可推迟花期3~5天。
由于各地每年气候条件差异很大,倒春寒发生的时间不确定,喷药时间和药量不易把握,延迟开花只能起一定程度的减缓作用,在大幅降温发生时并不能从根本上避免和解决杏树的晚霜危害。
在低温来临前对全园灌水,不仅可以补充树体水分,而且可以增加空气湿度,降低地面辐射,提高露点温度,特别是在萌芽前灌溉,一般可推迟花期2~3天,以避开寒流,尽可能降低倒春寒危害。
果园熏烟
低温来临时进行全园熏烟,可使果园内气温升高2℃以上,驱散或减少冷空气下沉,起到预防和避开低温的作用。熏烟堆应放置于果园的上风口,每堆用柴草20~25千克,每667平方米以6~8堆为宜。首先要在田间安置低温预警装置,根据天气信息或低温预报警信息,及时点放准备好的烟堆,达到预防倒春寒的目的。
喷水或喷防冻剂
低温来临前全树喷水(或0.5%磷酸二氢钾溶液),利用水结冰释放潜热的原理保护花器官;或者喷施植物防冻液(如氨基酸、海藻酸类),增强细胞抗逆性,减轻冻害。
覆盖保温
用无纺布、塑料薄膜等临时覆盖树冠,阻隔冷空气,但需注意白天及时揭开透气。
增强树体抗性
受冻后的果园要及时浅锄松土,促进根系的生长,进而保证树体的正常生长,为已坐的果实提供养分。加强树体和土壤管理,增强树势,提高花芽的充实饱满程度和对低温天气的抵抗能力。做好整形修剪,控制病虫害的发生,合理施有机肥,加磷钾肥,保证树体健壮,促进枝条成熟,可提高果树的抗寒、抗冻能力。
补救措施
人工授粉或放蜂授粉
杏树花期遭遇轻微低温冻害时,花粉活性降低,授粉效果较差,坐果不良,因此,对冻害程度较轻的杏园采取人工辅助授粉,并喷施0.2%~0.3%硼砂+0.3%~0.5%尿素混合液,可提高坐果率。果园放蜂能有效提高杏树的坐果率,但当气温低于15℃时,蜜蜂飞行传粉活力降低,会大大影响蜂群对杏花的授粉效果。为刺激蜜蜂采集杏花粉的积极性,可在开花期对花朵喷0.3%~0.6%蜂蜜水或0.6%~1.0%白糖水,能显著提高蜜蜂授粉效果,提高坐果率。
辅助授粉和保花保果
霜冻过后,及时剪去严重受冻的花枝,对于未受冻或受冻较轻的枝、花,加以保护利用,人工辅助授粉;幼果受冻时,不要急于疏果,要等自然落果和冻害影响过后,再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处理。
及时追肥和叶面喷施速效肥
发生冻害后,果园可结合浇水及时施肥,也可叶面喷施氮肥(含锌)等速效营养元素,促进杏树生长,力争保住没受冻害的花果,取得一定产量;同时补充营养元素,可增加光合作用效能,促使叶面制造充足养分,以利于树势迅速恢复,促进树体正常生长。
河北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苹果创新团队杏李岗 武晓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