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日报客户端讯(王志刚、杨树凤)近日,教育部公布了“2024年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名单,承德市双滦区凭借突出的教育成果,成功入选,成为河北省首批、承德市首个获此殊荣的县区。这标志着双滦区义务教育在均衡化、优质化发展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近年来,双滦区始终将教育优先发展作为核心战略,针对区域面积小、城镇化进程快等特点,积极探索教育改革与发展路径,全方位提升教育质量。
在推动教育均衡发展过程中,强化政府主导作用,建立“政府-教体局-镇村”三级联动保障机制,确保教育经费逐年增长。通过设立教育发展专项资金,累计投入191万元,资助了4519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现了教育资助全覆盖。同时,实施科学的学校布局规划,针对农村生源减少的现状,创新性推出“梯度撤并”策略,逐步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确保适龄儿童100%就近入学,随迁子女与残疾儿童入学安置率也达到了100%。为缩小城乡教育硬件差距,投入3.4亿元实施了义务教育学校扩容提质工程,新增建筑面积6万平方米,增加学位3800余个。同时,通过打造“微美校园”品牌、建设城乡教育专网及“双滦教育云平台”,实现了教育信息化的全面升级。此外,在校园安全保障方面,构建了“人防+技防+制度防”的全方位防护体系,实现了校园安全设施“四个全覆盖”。
在师资队伍建设上,通过建立“编制周转池”、定向招聘等方式,补充了380名教师,其中音体美等紧缺学科教师占比达35%。为吸引和留住乡村教师,给予乡村教师三重补贴,68名教师参与城乡轮岗,并成立了12个“名师工作室”,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提升教师教学能力,推动教育资源共享。
在提升教育内涵质量方面,以承德市第三中学教育集团为试点,推进集团化办学,促进教育管理精细化。通过强化“1+N”专递课堂、开设AI自习室等举措,不仅提升了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还打造了各具特色的校园文化,形成了“一校一品”的良好格局。此外,双滦区积极构建家校社协同育人体系,举办了200余场家长课堂及家校社活动,惠及家长75000人次,群众教育满意度达到85%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