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政

视觉

活动

经济

融媒思政



观点

深度

乡村云


旅游

地方频道



健康

法治


中建一局集团“建证”雄安新区奋进发展纪实

春日的雄安,总有一种生长的声音在风中回响。那是钢筋与混凝土共谱的建设交响,是数字智慧与生态文明碰撞的绿色诗行,更是千年大计在岁月长河中拔节的声响。河北雄安新区自设立以来,从“一纸规划”绘蓝图到“多点开花”抓实干,来自五湖四海的建设者投身这片热土,见证着雄安日新月异的变化。这座承载着国家战略使命的未来之城,正以“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高点定位”理念为引领,从规划蓝图迈向高质量建设新里程。

中建一局集团建设发展有限公司坚定践行国家战略,始终与雄安发展脉搏同频共振,在塔吊林立的工地上铸就精品工程,于日新月异的城市肌理中镌刻央企匠心。一局发展始终以先行者的姿态,为打造“创新之城、魅力之城、未来之城”和“新时代的创新高地和创业热土”的蓝图注入强劲动能,生动诠释了新时代央企服务国家战略的使命担当。

疏解提速 打造活力之城

在首批疏解央企总部建设的主阵地上,一座座地标建筑拔地而起,助力雄安新区高质量疏解发展加力提速,日新月异的雄安正释放出澎湃活力。作为首批疏解雄安的央企总部工程,一局发展以高标准和严要求推进央企总部项目履约,始终锚定“雄安质量”建设要求,创新应用BIM全周期协同、智能建造等前沿技术,深度赋能项目建设,生动诠释“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的雄安实践。项目采用光伏玻璃幕墙发电技术,利用光伏玻璃材料打造幕墙立面,“光塔”白天吸收光能,晚间则熠熠生辉,能量在一收一放间得以转换,折合二氧化碳减排314吨。项目建成后将服务国家能源安全等重大战略,积极布局一批联合创新平台,助力雄安新区打造国家级能源电力创新高地。

创新实践 筑造幸福之城

如今的雄安新区,正以产城融合的崭新姿态铺展未来画卷。一局发展以河北建投雄安·金湖未来城项目第二标段为实践载体,着力打造集城市功能与产业活力于一体的标杆工程。该项目涵盖高端居住、商务办公、商业综合体等多维业态,为容东片区打造职住平衡、生态友好的城市功能区提供核心支撑,从创新涌动的建设热土蜕变为宜居宜业的现代新城,新时代城市发展的传奇篇章正在书写。作为首批市场化开发项目的标杆之作,金湖未来城不仅承载着城市功能升级的使命,更成为了产城人深度融合的实践典范,为雄安新区建设新时代高质量发展标杆注入强大动能。

高质量智慧生活样板——雄安·金湖未来城

生态答卷 绘就宜居之城

作为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实践,城市公园承载着优化人居环境、提升民生幸福指数的双重使命。一局发展深度融入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战略布局,以金湖公园南湖工程项目总承包建设为契机,通过构建蓝绿交织的生态动脉,为城市更新注入绿色动能。该项目作为金湖未来城的社区公园,建设包括绿化栽植、园路系统、景观桥梁、水景水系、广场铺装、景观小品、照明浇灌系统、弱电系统等,通过重塑自然肌理、织补城市绿脉,为十余万居民提供了高品质社区公园服务。一局发展的建设者们亲身经历雄安因新而生、以疏为进、向绿而行的进程,建证其高质量发展、蓝图变实景的历史变革。

绿色宜居的城市公园——南湖公园工程

民心工程 涵养绿色之城

雄安新区的“绿”,是绿地绿树生态环境之“绿”,更是城市发展、基础设施建设之“绿”。承载“华北之肾”千年使命的白洋淀,如今正以碧波清流的崭新面貌,见证雄安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跨越。一局发展承建的雄安容城农村生活污水整治项目,在19个村落构建起总长221公里的地下管网系统,污水处理量每日可达3500吨,为5万余村民织就生态宜居的生活图景,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深深镌刻在雄安大地。一局发展的建设者们通过手把手指导村民科学使用污水处理设备,引导村民形成绿色环保意识和健康文明的生活习惯,推动雄安新区“美丽乡村”建设更快落到实处,见证了新时代“华北明珠”的璀璨新生。

“原来村里的脏水都排到坑塘里,我们养的小鱼苗没几天就死了。现在有了污水处理站,污水有地方排了,水质也能达标了,我新放进鱼塘的鱼苗已有七八两重了!”雄安新区容城县贾光乡村民吴巧银说着乐开了花。这项惠及千家万户的民心工程,正是一局发展为千年大计写就“城淀共生、人水和谐”的生动注脚。

雄安容城农村生活污水整治项目促进“华北之肾”水质明显改善

雄安质量 建设地下之城

雄安新区有“三座城”,地上一座城,地下一座城,“云”上一座城,其中,地下综合管廊是地下之城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局发展承建雄安高铁站片区外部输水管线项目,于雄县昝岗镇铺就总长4.3千米的生态输水管线。这条起自雄县地表水厂、纵贯雁南路与N1道路的地下生命线,以精准的工程轨迹直抵高铁站E5路枢纽,在破解多重建设难题中彰显新时代基建先锋的硬核担当。

在项目施工过程中,面对新盖房分洪道特大桥旁水平方向仅2.43米、垂直间距仅6米的复杂布局,建设团队创新运用水平定向钻技术,以350吨与600吨级重型机械联合作业,在泄洪渠底完成单线2公里的地下穿行。通过精准的导向定位、分级扩孔、管道清洗和智能拖曳,完成了国内市政领域罕有的长距离一次性非开挖定向穿越,也是雄安新区首次超长定向穿越施工案例。项目紧邻“新盖房分洪道特大桥”,且工程东西侧管线距离近,水平距离仅2.43米,竖向距离仅6米,现场施工及布管场地极度有限。项目通过“二接一”创新方案破解狭窄空间作业瓶颈,将原本受限的施工场地转化为技术突破的试验田。这项凝聚智慧的技术革新,不仅实现2公里管道一次性精准穿越,更开创了复杂环境下基础设施建设的全新范式。作为雄安新区重要的民生工程,项目承载着高铁站片区运营保障与消防应急的双重重任,当清流穿越重重地注入城市心脏,这条地下动脉正悄然编织着雄安新区可持续发展的生态蓝图。 

藏身地下的“城市大动脉”——雄安高铁站片区外部输水管线项目

同频共振,再启新程。作为雄安新区建设的主力军之一一局发展深度融入国家战略,镌刻下央企担当的时代印记。从一张白纸智慧新城发展人匠心雕琢未来之城筋骨,用创新编织千年大计图景。面向未来,一局发展会继续当好时代答卷人,在雄安热土续写东方传奇,让这座示范之城、典范之城在新时代绽放更璀璨的光芒。(赵睿琪 吴钰清)


 河北日报报业集团乡村云编辑 穆江涛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