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政

视觉

活动

经济

融媒思政



观点

深度

乡村云


旅游

地方频道



健康

法治


进一扇门 解万家事

3月28日8时许,何国全如往常一般,准时来到平山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他是中心的工作人员,当天上午约了建材路社区团结小区的物业公司人员和小区居民代表高某调解关于屋顶漏雨的修缮工作。

“昨天,我们接到建材路社区转来高某代表四户居民屋顶漏雨修缮的问题,就立刻实地查看、拍照,同时走访小区别的住户,和物业公司沟通。今天,约几方来面对面解决问题。”何国全打开文件夹,找出这一单投诉的留证照片。

接到群众诉求,立即着手解决,在平山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已成惯例。“把群众事当自家事,始终把群众装在心里,这正是中心打造的意义。”平山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主任解会东说。

“始终把群众装在心里”的平山模式

平山县地处河北省西部,太行山东麓,西与山西省接壤,是国家批准的环京津、环渤海开放县之一,也是中国革命圣地西柏坡所在地。

在社会法治化进程中,如何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始终把群众装在心里”为群众解难题?

平山县因地制宜,将革命传统与新时代“枫桥经验”深度融合,坚持以防范化解基层社会治理难题为突破口,在全省首创“党建引领、源头预防、多元化解、司法保障”的社会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新机制,形成“横向一体、纵向联动、多元高效”的基层社会治理平山模式。

该县提升基础建设,筹建建筑面积3500余平方米的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按照“重点部门常驻,一般部门轮驻,涉事部门随驻”原则,整合政法委、法院、公安、信访局、司法局及各行业调解组织、重点部门等15个单位158名工作人员集中办公,其他行业部门、专业调解组织及社会组织等力量轮驻、“随叫随驻”,让群众“有了难题立时化解”“进一扇门、解万家事”,获得可触可感的幸福。该中心自2020年10月成立以来,已接待来访群众5963批,化解5784批,群众满意度达97%。

“家门口说理,日子越过越舒坦”

“村里、镇(乡)里、县里都有专门化解矛盾的地方,咱在家门口说理,日子越过越舒坦!”在中心大厅,居民刘某告诉记者,有事找中心,多部门立时就办,很快就有回音。

在一楼综合接待区,记者看到,群众在总服务台前驻足咨询,大厅内涉法涉诉、城管、住建、自规、农业农村等9个业务窗口,对涉及其行业的信访问题进行受理、现场办理、建立台账。法律服务窗口,律师咨询、法律援助、公证、鉴定,为矛盾纠纷化解提供全方位服务保障。

据介绍,各业务窗口实行首接责任制,一般问题现场解决,复杂问题转呈联合接访室,采取“5+2+X”模式综合调处(政法委、法院、公安局、信访局、司法局5个单位+2名专家调解员+责任单位)。同时,还有金融、婚姻家庭2个行业调解委员会常驻,并组建了专家调解团队,设立品牌调解室,提高“线下解决率”。

为推动多元化解机制高效运行,该县完善调解机制,构建社会矛盾统一指挥、分级化解、多元治理的协调联动工作机制。综治中心主任负责对中心事务统一调度指挥,矛盾纠纷分为A、B、C三级,由县乡村三级化解。行业、系统矛盾纠纷由主管部门负责解决。疑难纠纷及时上报中心,重大复杂矛盾纠纷中心提级解决。此外,成立“网上枫桥”服务中心,运用科技信息和大数据手段,“线上线下”两条线办理,提高化解成效。运用“石时调”系统,通过微信小程序,实现异地纠纷在线调解,真正做到化解矛盾纠纷“一次也不跑”。

“有了难题立时化解”

平山县以“解办、帮办、督办”为工作理念,以“调解优先、司法断后”为工作模式,以“马上就办、办就办好,立足问题解决”为工作要求,让群众“有了难题立时化解”,“只进一扇门、解纷万家事”。

中心大厅里,还有一处著名的“红色品牌调解室”,这里汇聚着16名老专家组成的5个“红色调解小分队”,他们以革命先辈的智慧为灵感,发挥自身专长,创新调解方法,让矛盾纠纷在红色文化的浸润中悄然化解。

村民董某的三个儿子已分户,但董某与三儿子属无房户。童某于2015年开始向村委会申请宅基地,始终得不到审批,现董某的三儿子到了结婚年龄,没有住房很受影响。今年2月28日,董某带着问题来到平山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红色调解小分队”调解员焦移民、王辉接受了任务。他们先后两次驱车百余公里,现场实地勘查,并和乡、村干部沟通,又多次到县农业农村局、自然规划局咨询政策,经一步步研究,最终让董某三儿子心愿达成。

平山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为方便群众学法、知法,设立了公共法律服务区;为及时解答群众咨询,开设了法律援助窗口,提供免费法律援助服务;为发挥法学会“智囊团”作用,组建了首席法律咨询专家调解团队,汇聚各方力量,及时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河北法治报记者 鲍娜军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