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促进体教融合,强化“三大球”后备体育人才培养,河北省教育厅日前发布了《关于做好“校园体育实验班”招生工作的通知》,为校园体育人才的成长铺就畅通通道,健全其成长体系。在以往基础上,今年河北省新增设了5个省级“校园体育实验班”,目前全省已有9个设在高中阶段的“校园体育实验班”可跨市招生。
保定市第一中学航拍图。河北日报资料片
丰富项目布局
拓展培养路径
2025年新增设的5个省级“校园体育实验班”涵盖了足球、篮球和排球三大球项目,且区分了男女不同类别,具体包括“高中男子足球实验班”“高中女子足球实验班”“高中男子篮球实验班”“高中男子排球实验班”和“高中女子排球实验班”各1个。
从实验班依托学校的分布来看,去年我省已在部分学校设立了相关实验班,如石家庄二中实验学校设立“高中男子足球实验班”,保定市第一中学设立“高中女子足球实验班”,石家庄市第二中学设立“高中男子篮球实验班”和“高中女子篮球实验班”。而2025年新增的实验班依托学校也各有特色,新增“高中男子足球实验班”设在秦皇岛市第一中学,“高中女子足球实验班”设在河北昌黎第一中学,“高中男子篮球实验班”设在邯郸市第一中学,“高中男子排球实验班”和“高中女子排球实验班”均设在石家庄市第十五中学。通过此次增设,河北省“校园体育实验班”数量达到9个,进一步丰富了体育人才培养的项目布局,为不同体育特长的学生提供了更多选择。
明确跨市限额
规范招生流程
“校园体育实验班”依托学校除在本市域内招生外,可在省内跨市域限额招收初中应届毕业生。各班跨市域限额招生计划数有明确规定,足球实验班每年可跨市域招收不超过(含)5名学生,篮球及排球实验班每年可跨市域招收不超过(含)3名学生,各实验班的招生计划在各依托学校总体招生计划内。
实验班跨市域招生程序严谨规范,分为宣传启动、学生报名、体育专项测试、组织录取、签订协议和教学管理等多个环节。按照要求,报考实验班的学生必须为应届初中毕业生,初中阶段在市级以上体育比赛获得集体项目前三名的主力队员(集体项目四队取前两名、三队以下取第一名),且考生需参加河北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总分必须高于当地普通高中录取分数线的50%(中考达标线)。
实验班由依托学校按国家规定和有关要求开展教学训练,教学课程原则上与其他教学班同步。各校选派业务精湛、责任心强的教师承担教学和体育训练任务。实验班依托学校在本市范围内招收体育特长生,按照当地招生政策执行。
强化监督管理
保障培养质量
设立全省“校园体育实验班”是推动校园体育健康持续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改革措施。《通知》规定,相关市和依托学校要高度重视,及时发现和培养更多高素质的学校体育专门人才,同时加大经费、师资投入力度,开展扎实有效的探索和实践,认真总结经验,着力提升运动队训练和竞赛水平。对于训练和竞赛成效不明显的学校,省教育厅将视情况取消该项目实验班依托资格。
《通知》明确,依托学校要进一步细化制定特长学生的体育专项测试、学习训练、学业管理、学生转接(进入、退出、转学)等办法,确保改革工作取得实效。学校要及时向社会发布考查结果和录取信息。要严格规范招生考试全过程管理,严格审核报名资格,严格落实安全保密工作责任制,在测试环节设立考务组织、测试评价、监督管理、监控等关键岗位,并选派可靠、专业人员上岗,确保测试工作标准化、规范化。各市、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不得限制初中学生报考,不得要求已被实验班录取的学生报考其他高中学校。
此外,在招生过程中,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向学生和家长收取任何费用。依托学校要严格程序、规范操作,确保招生过程公平、公正、公开,确保政策顺利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