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8月,中国人民银行保定市分行工作人员参观调研立中车轮生产车间,进企业问需求,帮其对接银行定制融资方案。段然摄
金融如何助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河北金融监管部门、金融机构积极行动,通过一系列创新举措和贴心服务,为民营经济注入源源不断的金融“活水”,滋养民营经济枝繁叶茂,助力民营企业蓬勃生长。
今年3月,黄骅金融监管支局工作人员到河北鑫海丰机电设备安装有限责任公司了解企业经营发展情况。马鑫鑫摄
强化政策支持
助力民营企业筑牢“发展根基”
民营企业的发展离不开良好的政策环境。如何强化政策支持,为民营企业筑牢“发展根基”?
河北金融业积极强化政策支持,推动系列政策措施落实落地。一方面,中国人民银行河北省分行、河北金融监管局等多部门建章立制,推出配套政策措施,面向企业和银行开展政策宣贯会,强化融资对接;另一方面,各地金融监管部门加强对金融机构的考核评价,督促金融机构落实政策要求,加大对民营企业的支持力度。截至2024年末,河北省民营经济贷款余额3.5万亿元,同比增长10%,高出各项贷款增速2个百分点。
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政策出台后,中国人民银行河北省分行迅速行动,扎实做好政策传导,指导金融机构抢抓政策窗口期,加强企业走访对接,切实提升民营企业金融服务质效。截至目前,河北省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已使用57.4亿元,为重点领域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项目提供有力支持。
秦皇岛金融监管分局印发《关于金融支持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通知》,围绕加大信贷支持、体制机制建设、优化授信审批、加强产品创新、强化信息共享、防范金融风险、严格监管督导七个方面,提出支持民营企业发展23条措施,要求机构加大对设备更新、产业升级、第二增长曲线方面的信贷支持,特别是对中型和正在由小型向中型转型的民营企业,提供配套支持。明确提出落实续贷政策、完善考核激励、保障数据安全、防范科技风险等监管要求,全力推动金融机构助力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截至2024年末,该市民营企业贷款余额1529.05亿元,较2024年初增速13.95%,高于各项贷款增速5.04个百分点。
实打实的举措,成为金融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注脚。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当前无论在省级层面、设区市层面,还是在基层金融机构,金融业对民营经济的支持力度都在不断加大,充分激发了民营企业的发展活力。
今年3月,沙河金融监管支局工作人员赴邢台荣越玻璃科技有限公司调研。樊艺辉摄
创新金融产品
为民营企业注入“源头活水”
阳春三月,在河北德泰自动化包装设备有限公司的仓储中心,数十台3M系列自动上袋包装机正进行最后调试,即将发往海外高端市场。这座占地面积约5万平方米的智慧工厂里,工业码垛机器人、全自动装车机等千余套智能设备矩阵式排列,折射出中国“智”造的硬核实力。这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拥有40余项专利技术,其研发的高速包装机填补了国内细分领域技术空白。
2024年底,该公司正计划进行新生产线研发时,却遭遇了创新路上的“拦路虎”——缺乏资金。此际,一份专精特新名单让融资有了转机。青县金融监管支局通过跨部门数据共享,收集辖内34家科创企业情况,精准推送至银行机构。沧州农商行青县支行第一时间走访了这家企业,结合其特点、资金需求,迅速为其量身打造了金融产品。
“还不到1个星期,1000万元贷款就到账了,银行帮了我们大忙!”该公司财务负责人激动地说。沧州农商行青县支行为其开辟了绿色通道,压缩信贷审批、发放时限,贷款在5个工作日内即全部办结。
1份名单解决1000万元融资需求,这是我省金融机构积极助力民营企业发展的一个缩影。
清河县红杉羊绒制品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生产加工各类羊毛及动物纤维等产品的制造业企业,产品供应国内大型纺织企业。每年3至5月是羊绒采购旺季,需要集中进货,企业流动资金周转出现困难。因该公司在国有银行已有部分贷款授信,且无有效抵押物,再向其他银行申请贷款较为困难。了解到这一情况后,邢台银行清河支行信贷人员对该公司综合经营情况进行了全面调查分析,依托数字化微贷系统对其进行精准“画像”,仅用时2天就向其发放了300万元纯信用贷款,且综合融资成本较低,无担保费、过桥费、中介服务费等,为企业解了燃眉之急。
传统普惠金融中,“信息不对称”“流程冗长”“风控成本高”如同“三座大山”,让不少民营中小企业对融资望而却步。而今,河北金融系统坚定落实国家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各项决策部署,从政策落地到产品创新,从服务升级到数据突破,不断提升针对民营经济金融产品的创新性、普惠性、专业性,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和民营企业做强做优做大,提供了实实在在的金融支持,以科技力量和创新产品穿透了融资的“最后一公里”,为广大民营企业打开了融资的大门。
优化金融服务
为民营企业打造“金融生态链”
民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不仅需要资金支持,还需要全方位的金融服务。然而,传统金融服务模式往往存在信息不对称、服务效率低等问题,难以满足民营企业多样化的需求。如何优化金融服务,提升服务质效?
为解决这一问题,河北省金融业积极探索优化金融服务模式,构建“金融生态链”。一方面,推动金融机构与政府部门、行业协会等合作,建立信息共享平台,打破信息壁垒;另一方面,鼓励金融机构创新服务方式,推出线上化、便捷化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提升服务效率。
链式金融服务助推民营企业快速发展。在保定市,长城汽车打造了长城供应链金融平台,供应链上游企业可使用长城汽车开具的电子债权凭证灵活在线融资。在中国人民银行保定市分行的指导下,7家金融机构已接入该平台,中行保定分行提供线上融资4.96亿元,为供应链上游企业提供了低成本资金和优质金融服务。
转型金融支持民营钢企向“绿”壮大。唐山东华钢铁企业集团有限公司是河北省百强企业,2022年被评为环保绩效A级企业。建行唐山分行锁定该公司转型方案中的二期原料棚项目、超高温亚临界煤气发电项目给予融资支持,1个月完成评估,2个月实现投放,为其提供了资金“及时雨”。截至目前,该行已向这家企业投放10年期固定资产贷款9.77亿元,实现了河北省钢铁行业转型金融在唐山的首笔投放,有力地支持了民营钢企绿色低碳发展。
无还本续贷解难题。针对民营企业“转贷难”“转贷贵”痛点,秦皇岛银行全面落实无还本续贷政策,对符合信用标准的企业,以“不断贷、不抽贷、不压贷”的承诺护航企业稳健经营。配套开发“随借随还”循环贷款产品,支持企业按需提款、按日计息,最大限度地降低企业财务成本。2024年至今,累计为246家中小微企业发放无还本续贷39.86亿元。(河北日报记者 王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