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日,临漳农信联社邀请农技专家走进孙陶镇三王村,实地指导桃树种植户修剪、嫁接等。宋小玉摄
春分时节,田间地头处处都是一片繁忙的景象。勤劳的农户在田间穿梭忙碌,回暖的地气裹挟淡淡的泥土清香,春耕正式开始。
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持续增强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3月17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河北监管局(以下简称“河北金融监管局”)发文部署推动辖内银行保险机构全力服务春耕备耕,引导辖内银行业保险业用好金融力量,汇集金融资源,助力实现粮食生产“开门稳”。
农时不等人,资金短缺往往是制约春耕备耕的重要因素。如何为购买种子、化肥、农机提供快速便捷的金融支持?如何为农民提供更多元化、个性化的金融服务?如何为农业生产经营主体提供更坚实的金融助力?河北各金融机构把支持春耕备耕作为重要工作,摸排金融需求、合理调配信贷资源,加大涉农信贷投放力度,畅通金融服务渠道,全面助力农业生产开好局、起好步。
今年2月,东光县农村信用联社信贷人员调研某家庭农场,了解其春耕备耕资金需求。霍宏伟摄
紧贴“三农”主体,为农户提供政策“硬支撑”
河北金融监管局抢抓农时保春耕,把服务春耕备耕、确保粮食安全列入年度“三农”金融工作重点,重点向高标准农田建设、粮食产能提升、种业振兴、农业科技和装备等粮食生产重点关键领域倾斜投入,助力实现粮食生产“开门稳”。同时,鼓励各家银行结合自身的市场定位、经营特点和优势,不断深耕农村金融市场,针对主要服务对象开发特色金融产品,加大首贷户拓展力度,攻关农业核心技术,提升金融产品“匹配度”,确保“应贷尽贷”落到实处。鼓励保险机构针对农作物生长特点及可能遭遇的灾害风险,创新推广保险品种,为农业生产提供有效风险保障。联合地方政府有关部门广泛宣传政策性农业保险惠农作用,提高广大农户投保积极性。
此外,结合春耕备耕产业需求,加快供给侧改革,优化授信条件,简化放贷程序。重点采取支持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优化涉农贷款供给,推动农业经营主体降本增效等措施,支持农业发展实现提质增效。
为确保惠农政策“见实效”,河北金融监管局要求银行保险机构顺应农时、提早发力,深入田间地头,摸查各类农业经营主体实际资金需求,提前安排信贷投放。做好金融支持春耕备耕业务及国家惠农政策宣传,避免因信息不对称出现中介拉高资金成本等现象。
各金融机构持续加强涉农领域行业和政策研究,将国家惠农政策转换为有效的信贷模式。农发行廊坊分行与市县两级农业农村局沟通,了解辖内高标准农田建设情况、资金需求情况等,宣传该行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信贷政策,同时加强与地方农业企业对接,了解企业发展规划,及时为企业提供金融服务。
张家口金融监管分局鼓励辖内金融机构突出产品特点,强化精准滴灌,推出符合各地实际的专属贷款产品。建立春耕备耕信贷业务“绿色通道”,简化审批程序,对春耕备耕贷款做到快速调查、快速受理、快速审批、快速投放,全力满足春耕备耕资金需求。充分摸排农户信贷资金需求,做好政策宣讲和疑问解答,加快信贷资金审批进度,确保实现“应贷尽贷”“能贷快贷”。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固安支局引导银行机构与各乡镇联合建立农户客群机制,筛选重点农资企业,实施“名单制”精准对接,保障2025年农时信贷投放实现“量增、面扩、价降”。
2月22日,农行廊坊分行客户经理走访辖区种植大户,全面了解春耕备耕关键时期的资金需求。杨礼宾摄
备足“工具箱”
各金融机构拼产品、比服务
春耕备耕堪称信贷投放“大赛”。为了不误农时,各金融机构纷纷开辟春耕备耕审批绿色通道,并积极组织流动服务团队,上门对接农户春耕需求,有的还在乡镇集市、农贸市场等客流量较大场所,增加流动金融服务频次,扩大服务覆盖面。
在沧州东光,为保障春耕备耕金融服务需求,东光联社成立了送服务下乡小分队,对接家庭农场等新型农村经营主体,了解资金缺口,开辟绿色通道,优化办理流程,确保金融活水精准滴灌。截至2月26日,该联社发放用于春耕备耕贷款78户1365万元。
在邢台威县,农业银行河北省分行深入践行“服务乡村振兴领军银行”定位,省市县三级行联动对接需求,创新推出专项贷款产品,为农田建设注入金融动能。“从申请到放款仅30天,这笔贷款来得太及时了!”一家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说。该企业承担了威县十几个行政村近2万亩土地的流转与改造任务。
在张家口涿鹿,农行涿鹿支行及时掌握春耕生产进度,成立专业团队,以玉米收购、杏产业加工、农用物资等行业客户为目标客户,强化对接走访,同时积极主动对接涿鹿县专班的推荐清单,对于有需求的客户做到应贷尽贷。
各金融机构围绕农田建设、种业振兴、粮食全产业链等领域,加强贷款客户准入、信用贷款条件、抵质押方式等要素适应性改造,因地制宜推出“种植贷”“种业贷”“良田贷”“农机贷”等产品服务。
工行宣化支行积极落实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机制,持续加强走访力度,以“科创贷”“特色产业贷”“种养殖贷”等重点产品为依托,通过联系政府相关部门,顺畅银企联系渠道,2025年以来共为18家农业种植企业及个人授信1440万元;蔚县金融监管支局组织辖内金融机构积极宣传“种植贷”“五谷贷”“惠农快贷”“商圈贷”“杏运贷”“惠商贷”等信贷产品;赤城联社开展新“双基”共建工程、普惠金融宣讲活动,加强与村两委对接合作,以“先锋贷”“家庭农场贷”“收购贷”等为抓手,不断创新金融产品,深入挖掘农户需求,大力支持县域农户春耕备耕资金需求。
重创新 挖潜力
畅通资金“灌溉渠”
“产业贷”为春耕贷出兴旺、“农担贷”为春耕保驾护航、“极速贷”为春耕按下加速键……河北省各金融机构精心服务,整合政策,以各种信贷产品满足群众贷款需求。
将传统信贷产品与融资担保相结合,打造专属惠农产品,提升金融支持春耕备耕服务能力。建设银行与河北省农业融资担保有限责任公司密切合作,在传统信用类贷款产品的基础上,引入担保风险缓释机制,实现银担数据直连,针对涉农法人客户、个人客户,先后推出“乡村农担贷”“裕农快贷——燕赵银担贷”等产品。
为能赶上春耕备耕的时点,农业银行河北省分行第一时间建立省市县三级高标准农田项目贷款小组,深入调研,最终以项目预期收益和政府政策支持为依据,量身定制融资方案。“我们首次尝试将高标准农田建设纳入授信评估体系,既把控风险,又让土地资源发挥更大价值。”农行威县支行相关人士说。
新型农业领域一直是各大金融机构关注和支持的重点领域。金融机构正在加快形成与农业新质生产力相匹配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构建全方位信贷体系支持现代农业发展。多家金融机构改变农户贷款的传统作业模式,通过借助村“两委”、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力量,开展农户信息建档工作,并根据农户生产经营资金需要量身定制金融服务。这种“因地制宜、因需定制”的模式让农户感受到便捷和高效的服务。“手续简单、放款快。”不少农户说。
除了产品创新,还在服务模式上进行创新。东光联社延伸服务半径,用好新“双基”共建信用信息,为其对接附近村镇的闲散劳动力,确保不误农时。指导农场运营人员学习运用DeepSeek、豆包等AI工具,拓宽企业销售渠道,让“新农人”接入科技发展快车道。
固安银行业则持续深化“金融+客群+场景”服务模式,重点支持种子种苗培育、谷物种植、科技型农业等领域,已为种子种苗培育以及谷物种植发放贷款27笔,贷款金额1009.5万元。农行固安支行制定固安产业特色贷款专属授信方案,成功审批固安净菜集群、种业集群2大农业集群,累计放款1700万元。
金融“活水”奔涌,为田间地头注入源源不断的动能,坚定了今年广大粮农多种田、夺丰收的信心。“兜里有钱,心里不慌。”在银行信贷资金支持下,“新农人”们奏响“兴农曲”,准备大干一场。金融活水浇灌的春天,终将收获金色的麦浪。(河北日报记者 任国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