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政

视觉

活动

经济

融媒思政



观点

深度

乡村云


旅游

地方频道



健康

法治


集思录丨把“田间学校”开到更多乡村

重庆田中秧农业科技股份合作社与梁平区职教中心合办田中秧智慧农业产业学院,教授农民农技知识,被大家称为“田间学校”。农户来这里上课,只需付一些证件办理费用。(据《人民日报》3月25日报道)

深入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人才支撑是关键。这就需要既吸引城市青年、返乡大学生加入“新农人”队伍,还要注重本乡本土人才的培养,提升农民运用现代科技知识从事农业生产经营或服务的能力。“田间学校”扎根乡土,教给农民很多实用技术,还把专家请到田间地头授课,在培育造就更多乡土人才、“新农人”方面作出积极探索。

对于希望改进现有种植方式或学习新技术的农民来说,传统的一些方式效率低、效果差。“田间学校”把高校教师资源与农民的需求对接,不仅降低他们的学习成本,还通过课程设计让知识真正转化为生产力。以田中秧“田间学校”的无人机课程为例,40个学时涵盖了法规、理论、结构、实操等课程,学员通过考试便能获得农用无人机操作证。这种授人以渔的教学模式,不仅让越来越多的农民增收致富,也成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渠道,让更多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

培养适应新农村转型升级发展的高素质农民,“地头指导”十分重要。现实中,农民的受教育水平参差不齐,如果单纯在课堂中讲解技术理论,农民难以掌握要领,也不知道如何应用到实践中。而在“田间学校”里,农技导师不仅讲授实用的理论,还将课堂更多放到田间地头,让抽象的原理、技术等化作看得见、摸得着的生产场景。通过现场观摩、实训实习等沉浸式体验,学员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学习,就能更高效地掌握智慧农机操作等实用技术。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加强农民技术技能培训,壮大农村各类专业人才和实用人才队伍。把“田间学校”开到更多乡村,让更多扎根田野乡村的农户成为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高素质新农人,乡村全面振兴就一定会迎来广阔的新天地。(赵晓昕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