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渤海湾畔的广袤乡土上,黄骅农商银行正以"一业一策"为金钥匙,精准破解乡村全面振兴的产业密码。通过创新推出"被服贷""模具贷"等特色产业金融方案,该行将"一池两新万企"行动转化为驱动产业升级的强劲动能,让传统产业集群焕发新生机。
“被服贷”激活产业生态圈
走进"中国被服之乡"吕桥镇张福庄村,现代化生产车间内机器轰鸣,一件件带着清华、北大校徽的床品正打包待发。这个从家庭作坊起家的产业集群,因"被服贷"迎来蝶变:最高500万元循环授信、2.9%的普惠利率,精准破解设备升级、旺季备货的融资难题。在金融活水浇灌下,200余家“卫星”工厂星罗棋布,2500多名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4亿元年产值中凝结着"产业+金融"的双轮驱动智慧。
更可喜的是,通过银政企协作引入智能吊挂系统,原来的传统缝纫车间,已升级为"5G+智能工厂",国际订单纷至沓来,截至目前,黄骅农商银行已发放“被服贷”21户、1566万元。
千万授信托起产业新高度
针对模具行业"重资产、长周期"特性,黄骅农商银行创新推出5年超长授信、千万级融资池,以约3%的优惠利率,为60余家企业注入发展"燃料"。
在常郭镇模具城里,20亿元年产值背后是金融托举的“智造”革命:从代工生产到自主设计,从塑料模具到汽车精密件,信贷资金化作企业攻关技术壁垒的"催化剂"。如今,17项专利技术落地转化,60余家企业破茧成蝶,金融活水正浇灌出"中国模具之乡"的产业升级之花。截至目前,黄骅农商银行已发放“模具贷”39户、7252万元。
金融护航特色集群
黄骅农商银行深谙"产融共生"之道,构建起"产业诊断+金融配方"服务体系。通过建立产业链图谱大数据模型,为被服产业定制"旺季备货贷""设备上新贷"等子产品,为模具集群开发"研发攻坚贷""项目创启贷"专项支持,形成"一链一策"的精准滴灌矩阵。
创新"信贷+顾问"增值服务,金融专员入驻模具城商户微信群,实时推送原材料采购、下游需求信息;线下开展"金融夜校"进企业活动,普及专利权保护知识,引荐专业团队助力企业转型升级。这种"融资+融智"的双轮驱动模式,让金融支持从资金供给升级为全产业链赋能。(张泓、季丽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