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德出租车行业广泛开展“双争”活动
绘流动风景 传城市温情
3月24日,承德出租车司机宋海祯正在擦拭车辆,让人和车始终保持良好形象,更好服务每一位乘客。河北日报记者陈宝云摄
在承德这座旅游文化名城,穿梭于大街小巷的一辆辆出租车,承载着无数温馨故事,展示着这座城市的文明底色。
3月23日中午,春风和煦,游人如织,承德避暑山庄丽正门前,两位老年外地游客正在耐心等候出租车。
“您好!欢迎乘车,请问你们去哪儿?”的哥宋海祯面带微笑,礼貌询问。得知两人要去二仙居,他提醒乘客系好安全带,便向目的地驶去。不到1分钟,车辆就稳稳停靠在二仙居路旁。
“只有300多米,我一脚油门的事儿,不用给钱了。祝你们在承德玩得愉快!”
既意外又感动的两位游客,不住地竖起大拇指:“没想到承德景美,人更美!”
对于宋海祯来讲,这种便利外地游客传递城市文明新风的事儿,不是稀罕事。
承德地处山区,街道交错,对于初来乍到的游客而言,寻找目的地并非易事。
“近年来,为助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推动‘我是文明市民、要为城市争光,我是燕赵儿女、要为河北争气’活动走深走实,我们持续开展窗口环境优化行动,号召出租车从业人员主动为乘客介绍景点,推进运游融合,探索‘司兼导’模式,提升服务品质。”承德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副支队长刘东旭说。
3月24日,承德出租车司机优秀代表宋海祯。河北日报记者陈宝云摄
在乘客眼中,承德出租车司机堪比“活地图”:哪条胡同藏着老字号餐馆,哪个位置有宝藏小店,司机们都了如指掌。
有一位北京的游客在魁福园小区附近上车,得知乘客是一个人要去较远的地方喝羊汤,宋海祯主动为乘客推荐了路程较近且口碑好的羊汤馆。“要是每到一个地方,都能碰到你这样的司机,那大家出游就会少踩很多坑。”临别时,游客连连称赞。
为更好地服务游客、展现承德良好形象,自学英语已成为宋海祯和不少司机的必修课。
“Welcome to Chengde!”去年7月,四位美国游客在承德高铁站一坐上宋海祯的出租车,便对这位文质彬彬的中国司机多了几分信任。
美国游客决定包车四天,由宋海祯提供全程用车服务。他为游客找来带有英文讲解的景区景点宣传册和旅游地图,每到一个景区,会把游客送至距离入口最近的地方,并提前说明出口和等候位置。
15年里,宋海祯保持着零投诉记录,先后荣获“美丽河北·优秀出租汽车司机”,市级“文明出租车”“五星级驾驶员”等荣誉,这是对他坚守的认可。
在承德,仅市区就有2400多辆出租车,每辆车都是这座城市文明的流动窗口。“用最优路线、最合理费用,把乘客安全送达,是承德出租车司机不约而同的选择。”刘东旭说。
方寸车厢,传递城市温情。不仅仅是接送游客,在承德,越来越多出租车司机还踊跃参与到新时代文明实践行动中来。
承德大力倡导出租汽车文明行车、文明服务,吸纳从业人员中的党员、优秀司机等组成“紫塞车队”,打造服务标杆品牌;开展“党员示范车”“星级驾驶员”等评选活动、落实激励机制、选树优秀典型给予适当奖励;号召出租车司机积极参加爱心送考、助老、助残等公益活动。
承德市公安和交通管理部门联合开展出租车行业反诈骗培训,的哥的姐们变身流动“反诈宣传员”;他们还化身“流动哨兵”,上报安全隐患、发送路况信息;成立帮帮团,开展道路救援、协助寻找走失人员等服务……
“双争”有我。在承德的1200余个文明窗口、2800余名服务明星、120余名最美导游员、100余名文明执法标兵已成为服务来承德旅游观光游客、来承德兴业投资企业的“星级服务员”,提升城市形象,助力社会和谐,促进基层治理。
3月24日,中央文明办发布第七届全国文明城市拟命名名单,承德成为河北省唯一入选的地级市。
“在文明城市创建中,承德广大出租车驾驶员用实际行动擦亮了城市文明窗口,生动诠释了文明是看得见的风景,更是触得到的温度。”承德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文明办主任王亚君说。(河北日报记者 陈宝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