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日报客户端讯(记者桑珊)3月24日,从河北省人民检察院召开的深化“燕赵山海·公益检察”专项监督推进会上获悉,食药领域专项监督将与最高检“食药安全益路行”衔接,环资领域专项监督将于2027年结束。
据介绍,2023年开展“燕赵山海·公益检察”护航美丽河北建设专项监督以来,检察机关推动解决了一大批生态顽疾和食药问题,共立案环资领域、食药领域公益诉讼案件13272件。接下来,全省检察机关将再接再厉、纵深推进专项监督,紧盯重点区域、重点地区、重点行业,下大力气办好涉及深层次、行业性问题的案件。
持续细化大气、水、土壤和生态资源四个领域工作举措。大气环境方面,围绕工厂废气偷排偷放、工地扬尘污染、机动车检测数据造假等,强化检察监督,助推大气质量切实改善。水环境方面,加强白洋淀、衡水湖、渤海湾等湖海保护,开展滦河流域、北三河流域等七大流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土壤环境方面,结合开展的城乡人居环境整治、美丽乡村建设检察监督,推动解决农业面源污染、跨区域倾倒生活建筑垃圾等问题,强化高标准农田保护。生态资源方面,持续推动尾矿库闭库治理。
与此同时,检察机关还将健全公益诉讼各方参与的综合治理机制,深化跨区域检察协作,协力办好跨地区、跨流域等案件。以人工智能为引擎赋能公益诉讼检察,在拓展案源渠道、优化研判算法、提升算力资源上下功夫,向深度求索等开源大模型借智借力,运用卫星遥感、无人机航拍、快速检测等技术,及时发现线索、固定证据,并持续跟进评估办案质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