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日报客户端讯(记者刘英、刘杰)3月20日,“狂人匠心”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音乐会在廊坊市丝绸之路国际艺术交流中心(以下简称丝路中心)上演。作为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2025中国巡演的首站,此次活动以艺术为媒,深化“五育并举”教育理念,通过公益音乐与美育实践,探索中小学艺术素养培育新路径,吸引廊坊当地众多学生、教师及艺术爱好者观看体验。
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
艺术与教育交融 共育时代新苗
“同学们,你们聆听过李斯特的作品吗?大家跟着我,一起来感受音乐的深邃韵味与奇妙和谐……”当天下午,“开学季美育第一课”在丝路中心歌剧厅开讲,丝路中心艺术总监克劳迪娅·杨带来的艺术导赏课程,让1000余名廊坊本地师生听得如痴如醉。
廊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交流中心艺术总监克劳迪娅·杨带来“开学季美育第一课”。
“开学季美育第一课”上,众多师生通过文明观演礼仪讲解、乐团公开彩排观摩及艺术导赏课程,沉浸式感受了交响乐的魅力。“聆听了老师的讲解,我才知道管弦乐和交响乐的区别,希望以后多参加这样的活动,丰富我们的课余生活,提升我们的艺术涵养。”廊坊市第十小学五年级学生芦禹翰兴奋地说。
“开学季美育第一课”上,廊坊师生进行彩排观摩。
这场活动不仅是一堂生动的美育实践课,也为廊坊本地学生带来了殿堂级艺术享受。梦廊坊国际戏剧公园总经理胡锋说,他们将举办更多美育教育活动,让廊坊青少年接受国际水准的艺术熏陶,让他们有机会与国际艺术家进行艺术交流,共同开展艺术创作,在他们心中播种下尊重艺术、敬畏艺术、热爱艺术的种子。
“开学季美育第一课”上,学生们积极互动,踊跃回答问题。
音乐会精彩上演 彰显中国文化自信
当晚7时,“狂人匠心”管弦音乐会在丝路中心歌剧厅精彩上演。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在音乐总监吕嘉的执棒下,曲目涵盖瓦格纳、斯克里亚宾、李斯特等大师作品以及当代中国新作,展现了丰富的浪漫主义精神。
国家大剧院音乐艺术总监、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音乐总监吕嘉指挥演出。
此次音乐会,吕嘉携手女高音歌唱家宋元明、钢琴演奏家张昊辰联袂呈现四部作品:瓦格纳《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前奏曲及“爱之死”、斯克里亚宾《第四交响曲“狂喜之诗”》、李斯特《第一钢琴协奏曲》、姚晨《造园》。他们以精湛技艺演绎经典曲目,承载千年文明的回响,激荡当代艺术的创新乐章。
女高音歌唱家宋元明正在演出。
当张昊辰的琴键流淌出李斯特的浪漫叙事,当宋元明的歌声穿透瓦格纳的时空帷幕,这不仅是音符的碰撞,更是文明对话的璀璨绽放,将现场氛围一次次推向高潮。
钢琴家张昊辰正在演出。
“这些曲目兼具极强的观赏性和挑战性,反映了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的实力和风格。”廊坊市民翟晓宇说,此次演出不仅是一场高水平的艺术交流,更是国家大剧院艺术品质的生动呈现,彰显了中国的文化自信与时代的发展脉搏。
探访艺术地标 沉浸戏剧幻境
活动期间,相关研学负责人、学生代表探访了梦廊坊国际戏剧公园两大核心项目——丝路中心与只有红楼梦·戏剧幻城。
廊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交流中心歌剧厅。
作为中西方艺术展演的交流平台,丝路中心以“流动的云”为设计灵感,拥有歌剧厅、戏剧厅、钻石音乐厅等国际一流水准的场馆。特别是,歌剧厅的“风蚀城堡”风格舞台与可转换双模式设计,令众人大开眼界。
“自开业以来,这里已呈现数百场国内外顶级剧目演出与艺术展览。这里不仅是艺术的殿堂,更承载着公共美育使命,未来将持续推出普惠性艺术活动。”胡锋介绍。
航拍只有红楼梦·戏剧幻城。
走进只有红楼梦·戏剧幻城,108个情景空间步移景异,中式美学意境令人流连忘返。从“读者剧场”与书中人的对话,到“第三十五中学剧场”的青春记忆,只有红楼梦·戏剧幻城以创新形式解构《红楼梦》文化内核,深入讲述《红楼梦》读者的故事。
在只有红楼梦·戏剧幻城,空前的戏剧演出规模和美学空间,为人们打造了沉浸式的戏剧奇观与视觉盛宴。这里打破了传统的观演边界,让人们真正“走进”红楼梦的读者世界,更激发了大家对《红楼梦》经典文化的兴趣。
只有红楼梦·戏剧幻城内的情景空间“也罢”。
“我被幻城中的情景空间和剧场吸引,尤其是沉浸式体验的精彩剧目,让我仿佛置身于红楼梦的世界中,今后还要来。”参观过程中,廊坊市第五小学四年级学生崔馨予告诉记者。
强强联动 公益价值再升级
践行企业责任,尽显公益价值。此次活动结束后,国家大剧院艺术发展基金会、河北新奥公益慈善基金会、梦廊坊国际戏剧公园将强强联动,持续推出艺术教育研学项目,构建“品、游、学、赏”一体化美育体系。
梦廊坊国际戏剧公园。
作为国家级人文旅游度假区,梦廊坊国际戏剧公园正以丝路中心、只有红楼梦·戏剧幻城、水云间文化商街为核心,加快打造京津冀文化休闲新高地。
“我们将以此次活动为起点,推动艺术资源与教育公益深度融合,为京津冀文化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胡锋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