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优设施环境
设施内适宜温度,草莓开花期温度为22~25℃,采果期温度为20~25℃,各阶段夜间温度不能低于5℃,适宜空气湿度为50%~60%。当棚内夜间最低温度在5℃以下时,应采取加温措施;加强通风换气,冰雪天气也要在中午气温较高时适当通风换气,降低棚内湿度,防止氨气等有毒气体危害。尽量延长光照时间,有条件的可进行傍晚和夜间补光。
科学肥水管理
草莓花序果实膨大期和顶果开始采摘时,要重视肥水管理,提倡应用水肥一体化技术,按照少量多次原则。肥料种类以不含氯高钾水溶性肥为宜,间隔7~10天追施一次,每茬果冲施1~2次水溶硅肥。叶面肥可采用氨基酸+高钾肥+水溶硅,间隔7~10天,喷施时间在下午2点以后,利于增加肥效,并要避开花期。土壤相对含水量正常生长期70%,结果期80%。浇水时不要直接浇冷水,宜将水放到蓄水池,待水温与地温接近时再浇。
严格植株管理
为减少养分消耗,应及时摘除花梗、老叶、病叶、匍匐茎,疏去过短果梗、小花、僵果和畸形果。在顶花序抽出后,选留两个方位好而壮的腋芽保留,其余掰掉。一般每个花序保留3~5个果,植株长势强的可适当多保留1~2个果,功能叶每株留10~12个左右。采果后花序要及时去掉。由于气温回升较快,应严控植株旺长。
精细花果管理
草莓开花时,要及时放蜂促进授粉坐果。每个花序留花2~4朵,依据生产目标确定留果量,疏除畸形果、病果。果实膨大后逐渐下垂在地面上,容易造成果面不卫生或地下害虫咬果、烂果,可将梳理好的稻草、山草等平铺在花下,用来托果。着色期进行转果,保证着色均匀。 张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