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政

视觉

活动

经济

融媒思政



观点

深度

乡村云


旅游

地方频道



健康

法治


今年小麦要增产,这份水肥调控全攻略要收好

去年秋播以来,麦区气温整体偏高,华北、西北、长江中下游地区降水偏少,早播小麦偏旺、晚播田块较弱。应针对不同苗情加强肥水调控,采取大量元素与中微量元素肥料配合施用、无人机施肥和水肥一体化等技术措施促弱控旺稳壮,助力小麦单产提升和夏粮丰收。

图片


黄淮海灌溉冬小麦区

包括山东省和天津市全部,河北省中南部,北京市中南部,河南省中北部,陕西省关中平原,山西省南部。该区去年秋季多雨,播种迟早不一;秋播以来气温偏高,降水偏少,尽早强化水肥管理,早播偏旺麦田需注意防范倒春寒。

(一)施肥原则

1.根据苗情长势和土壤墒情适时追肥。弱苗麦田提早田间管理,及时调控肥水,适当增施肥料,促弱转壮;旺长麦田控制施肥量,视墒情肥水适当后移;过旺“脱肥”麦田,可在起身期追肥浇水,防止过旺转弱。

2.根据基肥用量、苗情、气温以及土壤肥力状况科学确定追肥用量,根据土壤墒情和土壤保水保肥能力合理确定灌水量。

3.基肥用量偏少的麦田,返青或拔节期适当开沟追施氮磷钾复合肥并视情况配施尿素。缺磷田块开沟追施氮磷复合肥。

4.遇旱缺墒或已出现旱情的田块应尽早灌水追肥,提倡采用喷灌、滴灌等肥水一体化技术。后期采用无人机或高秆喷雾机械叶面追肥,肥药同施、一喷三防。

(二)施肥建议

1.返青前每亩总茎数小于60万,叶色淡、长势差的三类麦田,春季追肥可结合灌水或降水分两次进行。第1次在返青期,每亩追施尿素8~10公斤;第2次在拔节初期,每亩追施尿素8~10公斤。

2.返青前每亩总茎数60万~80万,群体适宜的二类麦田,春季追肥可结合灌水或降水分两次进行。第1次在返青期,每亩追施尿素8~10公斤;第2次在拔节初期,每亩追施尿素10~15公斤。

3.返青前每亩总茎数80万~110万,群体适宜的壮苗麦田,视土壤墒情在拔节初期到中期每亩追施尿素15~20公斤。

4.返青前每亩总茎数大于110万,旺长趋势明显的麦田,在返青期中耕镇压和化控,视土壤墒情推迟灌水追肥时间,减少氮肥用量,拔节中期到后期每亩追施尿素10~15公斤,控制旺长,预防后期倒伏和贪青晚熟。

5.春季遇到低温冻害茎蘖受害的田块,在低温结束后视冻害情况及早追肥,每亩结合灌水追施尿素8~10公斤或磷酸二铵6~8公斤,或叶面喷施1%~2%的尿素溶液50~70公斤,促进返青复壮。

6.缺硫地区如基肥未施用过磷酸钙、硫酸钾、硫基复合肥等含硫肥料,可在春季追施硫酸铵,每亩用量20~25公斤。缺锌或缺硼地区,可在返青到拔节期叶面喷施2~3次0.1%~0.2%的硫酸锌或硼砂溶液30~50公斤。

7.灌浆初期到中期,每亩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150~200克(对水30~50公斤)2~3次,预防干热风,提高灌浆强度,增加粒重。

图片


北部雨养旱作冬麦区

包括河北省北部,北京市北部,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南部,山西省大部,陕西省北部,河南省西部,宁夏回族自治区北部,甘肃省东部。该区去冬今春降水较少、气温偏高,土壤墒情较差,应紧抓水肥、保墒抗旱。

(一)施肥原则

1.返青前后尽早适墒镇压,弱苗田块返青到拔节初期结合降雨或灌水追肥促进弱苗早发转壮,壮苗田块拔节中后期追肥稳壮。

2.因早春低温受冻田块,在低温结束后及早追肥,促进返青复壮。

3.早春雨后补施化肥,后期用无人机或高秆喷雾机械叶面追肥,肥药同施、一喷三防。

(二)施肥建议

1.适时尽时镇压提墒,小麦封行前每亩用200~300公斤小麦或玉米秸秆在行间覆盖,减少土壤水分蒸发。

2.土壤肥力偏低、养分投入不足或播麦偏晚、亩茎蘖数小于30万的弱苗田块,返青到拔节初期每亩追施尿素6~7公斤,磷酸二铵7~8公斤;亩茎蘖数30万~45万的田块,亩追施尿素7~8公斤,磷酸二铵9~10公斤;亩茎蘖数大于45万的田块,亩追施尿素5~6公斤。

3.早春受冻麦田,低温结束后,及早结合降水趁墒追施尿素每亩5~7公斤或磷酸二铵3~5公斤,或叶面喷施1%~2%的尿素溶液50~70公斤。

4.缺锌或缺硼地区,可在返青到拔节期叶面喷施1~2次0.1%~0.2%的硫酸锌或硼砂溶液30~50公斤。

5.在小麦灌浆初期到中期,每亩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150~200克(对水30~50公斤)1~2次,预防干热风,提高灌浆强度,增加粒重。


图片


来  源|全国农技推广中心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