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政

视觉

活动

经济

融媒思政



观点

深度

乡村云


旅游

地方频道



健康

法治


淡水养殖创新团队: AI养鱼试验示范基地方案推进,共绘智慧渔业发展新蓝图

3月17日,河北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淡水养殖创新团队在中国农业大学涿州教学实验场召开AI养鱼试验示范基地方案推进会议。会议由淡水养殖创新团队首席专家、国家数字渔业创新中心主任、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李道亮主持,河北省农业农村厅渔业处副处长周栓林、保定市农业农村局二级调研员翁树文、张家口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霍满明、邯郸市农业农村局三级调研员郭爱文等省市县三级农业农村部门负责人以及淡水养殖创新团队17个岗站专家、企业代表共计50余人参会,共谋人工智能技术与淡水养殖深度融合的创新路径。 

中国农业大学国家数字渔业技术集成科研基地参观现场。

与会人员在首席专家李道亮带领下,参观国家数字渔业创新中心涿州科学试验基地。

 实地考察:数字渔业创新成果引关注

会前,与会人员参观了国家数字渔业创新中心涿州科学试验基地。该基地由科学试验区、陆基工厂养殖区、无土栽培区三部分组成,集成了水质环境无线监控、智能信息处理、大数据分析、循环水处理工艺与装备等核心技术,重点开展渔业智能装备测试、精准池塘养殖、鱼菜共生系统等试验,为水产养殖智能化转型提供了技术验证平台。   

中国农业大学国家数字渔业技术集成科研基地参观合影留念。

聚焦转型:构建AI养鱼全链条技术体系

会议围绕"水产养殖设施设备智能化、数字化升级"展开深度研讨。李道亮教授在开幕致辞中强调,AI养鱼示范基地建设需从基础设施、智能装备、数字化系统、云平台及大模型四大层面协同推进,并创新提出以"简介、水、种、饵、养、防、管、其他"八大环节构建"范蠡大模型"信息逻辑框架,打造覆盖全产业链的智能决策中枢,推动传统经验驱动型养殖向数据智能驱动型模式转型。  

团队首席专家李道亮主持方案推进会议

国家数字渔业创新中心张旭博士以"养鱼八字经"为理论基础,系统阐述了从66个常见养殖品种、6大典型养殖场景到八大核心环节的AI养鱼技术路径。与会专家结合各自专业领域,针对模型数据架构优化展开热烈讨论,最终就知识体系构建达成共识,明确了涵盖水环境数字化、鱼类生长数字化、装备工况数字化及云平台联动的技术路线。  

会议现场。

政产学研协同:加速技术转化应用

周栓林副处长在总结中指出,AI技术赋能渔业是产业升级的必然趋势,河北省将统筹行政资源支持项目申报与资金配套,加快培育可复制推广的智慧养殖模式。他高度评价李道亮团队在渔业智能化理论框架构建中的引领作用,强调要通过政产学研协同创新,打造全国领先的水产智慧养殖样板工程。  

会议合影留念。

此次会议通过"实地考察+专题研讨"的模式,为AI养鱼试验示范基地建设厘清了实施路径。下一步,省淡水养殖创新团队将深化技术攻关,着力突破精准感知、数据传输、智能决策等产业关键环节,为全省水产养殖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数字新动能,绘就智慧渔业发展新蓝图。

 

河北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淡水养殖创新团队首席办公室、保定市综合试验推广站联合供稿


2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