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政

视觉

活动

经济

融媒思政



观点

深度

乡村云


旅游

地方频道



健康

法治


发现“唐山之好·唐山之美·唐山之新”|遵化沙石峪:红色赋能 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图为沙石峪爱国主义教育生态综合体民宿项目。

河北日报客户端讯(刘红艳、宁川颉)“趁着周末,带孩子来这儿感受红色文化。特别是第一次踏入这个乡村民宿,让我眼前一亮,置身大自然的怀抱,身心无比愉悦!”近日,入住遵化市新店子镇沙石峪村民宿小院的游客高先生,兴奋地分享着自己的体验。

这份体验背后,是该村多年发展成果的生动体现。回溯20世纪五六十年代,在老书记张贵顺的带领下,沙石峪人以“万里千担一亩田,青石板上创高产”的拼搏精神,将昔日“土如珍珠水如油,漫山遍野大石头”的穷山沟,改造成400亩良田,赢得周恩来总理“当代活愚公”和“中国北方农业的一面旗帜”的赞誉,那段光辉岁月成为村里最宝贵的红色财富。

新时代的沙石峪人没有故步自封,而是积极探寻发展新路径。为了深度挖掘红色文化资源,大力推动乡村旅游产业,该村引进沙石峪爱国主义教育生态综合体民宿项目,采用利旧改新的方式,对村民旧居进行精心改造。海棠依旧・接待中心、玫瑰香・一亩田等9套独具特色的民宿小院应运而生,不仅为游客提供了高品质的住宿服务,还巧妙地将红色元素融入其中,成为弘扬红色文化的新载体。游客们在这里,既能享受宁静的乡村生活,又能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红色文化的熏陶。

近年来,沙石峪村通过联农带农、产业融合、产乡融合,将当地红色文化、田园采摘、农业种植等特色产业和资源紧密联动。以红色文化为核心,吸引游客前来感受历史的厚重;同时,借助玫瑰香葡萄、樱桃等绿色产业,为游客提供丰富的采摘、游玩体验项目。这种巧妙的融合,匠心独运地打通了“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转换通道,让美丽风景变成了“美丽经济”。

如今的沙石峪村,正以红色文化为引领,以特色民宿为依托,以产业融合为动力,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大步迈进。未来,沙石峪村将继续传承和发扬“当代愚公”精神,不断丰富旅游产品供给,提升旅游服务质量,打造乡村振兴的“沙石峪样板”。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