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政

视觉

活动

经济

融媒思政



观点

深度

乡村云


旅游

地方频道



健康

法治


我在十三中教书 | 用心用力用情铺就学生成长之路

 图为杜松茂老师在和学生谈心。衡水市第十三中学 供图。

时光荏苒,白驹过隙。作为一名班主任老师,我在衡水十三中已经工作了五个年头,见证了众多学生的成长与蜕变,也经历了许多感人至深的教育故事。每一个故事都凝聚着爱与责任、挑战与成长,成为我与学生们共同书写的生命篇章。

2022年新学年,我迎来了一群朝气蓬勃的高二新生。他们带着对未来生活的憧憬进入全新的班级,一张张充满期待的脸庞让我深感责任重大。我深知,这一年,将是他们人生中关键的过渡阶段,而我的使命是引导他们“扣好人生的每一粒扣子”。

在逐渐了解他们的过程中,一个名叫小硕的学生引起我的注意。他总是一个人默默坐在角落里,不与同学们交流,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孤独和迷茫。在课堂上,他也很少发言,即使被老师点名,也只是轻声回答几句,然后又陷入沉默。我意识到,这个孩子内心可能需要更多的关怀和引导。

于是,我开始主动接近小硕。课后,我会找他聊天,询问他的学习和生活情况。起初,他有些抵触,但通过耐心倾听,他终于向我敞开了心扉。原来小硕的父母在他很小的时候就离异了,他一直跟随父亲生活。而父亲因为工作繁忙疏于陪伴,长期缺乏关爱的他变得性格孤僻,对学习也失去信心。

了解了小硕的情况后,我决定用爱和关怀帮助他走出阴影,重新找回自信。我立即与小硕的父亲沟通,强调家庭关爱的重要性,并建议他多给予孩子关心和鼓励。

我为小硕“量身定制”了关怀方案。课堂上,我及时表扬他的点滴进步,安排热情开朗、学习优秀的同学帮扶他,同时也鼓励他参与集体活动,感受同学之间的友谊和温暖。他的脸上开始绽放笑容,也变得越来越开朗自信,开始主动与同学们交流,积极参加班级活动,成绩也从原来的中下游跃升至班级前列。

在班级管理中,我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原则,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他们发挥自己的特长,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我相信,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有自己的闪光点。我们要做的就是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并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鼓励,让他们在自信中成长。

除了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我也非常注重班级的文化建设。我认为,良好的班级文化可以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促进他们成长和进步。因此,我在班级里开展了一系列的文化活动,如读书分享会、主题班会、班级文化墙建设等。通过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学生们的课余生活,也增强了班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在班级文化墙建设中,我充分发挥学生们的主体作用,让他们自己设计、自己布置。学生们积极参与,发挥自己的创意和想象力,把班级文化墙布置得丰富多彩、富有特色。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不仅锻炼了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也增强了对班级的归属感和荣誉感。

回顾这些年的教育历程,我深感自己是幸运的。因为我见证了众多学生的成长与蜕变,也收获了他们的信任。在这个过程中,我也深刻地体会到了教育的真谛——爱与责任。班主任不仅要用爱去温暖学生的心灵,更要以责任指引方向。我们要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是充满希望的种子,只要我们用心去浇灌,才能助力他们绽放出绚丽的花朵。

我将继续坚守教育初心,用爱与责任滋养学生成长。我坚信,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这些孩子必将成长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作者为衡水市第十三中学 杜松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