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激发村民参与人居环境整治、创建和美乡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近期,邯郸市曲周县槐桥镇针对农村年轻人外出务工、留守老人较多现状,在实施人居环境“小信箱”随手拍基础上,创新推行“积分存折”管理制度,在28个村设立“积分超市”,制定积分细则,以“小积分”撬动“大治理”,形成人人参与、共建共享的良好氛围。
建立细则让基层治理“有标可循”
槐桥镇高度重视此项工作,在积分内容、标准制定过程中,广泛征求村民意见,全面梳理乡村治理中的重难点问题,按照村情实际,将积分设置为加分项和减分项,覆盖人居环境整治、和美示范户、综合治理、移风易俗等内容,从房前屋后环境维护到乡风文明践行,从公共事务参与到平安建设支持,每一项积分都承载着对村民行为的正向引导。
以分促行激活乡村治理“内生动力”
各村以户为单位向村民发放“积分存折”,并成立了由党员、村民代表组成的评分小组,每月公开评议赋分,确保公平公正。所有积分“上折子”,每季度进行一次集中兑换,村民凭个人积分可以到村内超市免费换取相应分值的生活必需品,实现“积分能够当钱花”。年终,累计积分最多的家庭将进行集中表彰和额外物质奖励,切实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党群同心实现基层治理“协作共赢”
“过去搞环境整治,干部喊破嗓子,群众无动于衷。现在有了积分激励,村民主动参与,效果立竿见影。”东漳头村支部书记徐晓波介绍。积分存折推行后,积分超市的运营资金由镇财政补贴和社会捐赠共同承担,既减轻了村集体负担,又调动了企业和乡贤的积极性。这种“付出—回报”的良性循环,打破了传统治理中“干部干、群众看”的被动局面,让村民从“旁观者”变为“建设者”。
从“积分存折”到“治理升级”,槐桥镇以微创新破解大课题,用“小积分”串联起基层治理的千头万绪。“积分存折”不仅激发出群众主动参与的热情,更唤醒了老百姓“主人翁”意识。
槐桥镇表示将继续探索创新乡村治理新方法,凝聚众智众力,走出一条乡村善治之路。(王振勇 暴世博)
河北日报报业集团乡村云融媒平台编辑 穆江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