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蛰过后,衡水市冬小麦从南到北依次进入返青期,马上就要迎来春季田间管理的重要节点。为了解今年小麦苗情的实际状况,对不同情况的麦田实施针对性指导,提供科学高效的农技服务,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专家团队来到衡水市,开展小麦苗情调查及生产指导。专家团队成员凭借丰富的经验和技术知识,针对衡水市小麦生产情况进行“会诊”,为后续的田间管理提出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指导建议,对保障大面积单产提升、区域粮食安全具有重大意义。
3月12日,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党委书记、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中国农业科学院小麦产业专家团团长刘录祥研究员,率国家体系河北岗站专家开展农业农村部下沉一线包省包片行动,到河北省深州市前营村调研指导小麦春季管理。衡水市支斌副市长、河北省农林科学院张强副院长、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小麦创新团队衡水综合试验推广站党红凯和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衡水综合试验站全体成员陪同考察,参加考察的还有衡水市农业农村局苏恩辉副局长、深州市农业农村局赵强副局长、深州镇党委书记赵显豪等。考察期间,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衡水综合试验站、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旱碱麦创新团队衡麦系列综合试验推广站乔文臣站长介绍了前营基地“研究+试验+展示+集成+推广”的五位一体新模式,重点开展“品种+技术”的集成示范,强化良种、良法、良机结合,综合示范效果突出;示范衡麦28、衡麦30等系列节水小麦新品种10余个,应用“四适播种、镇压抗旱防寒、免冻水节水灌溉、病虫草害绿色综合防控等节水丰产栽培技术”,从雨养丰产和节水高产两个层面提供“品种+技术”解决方案,辐射带动周边区域推广应用,服务大面积单产提升工作的深入开展。
专家团一行深入田间地头,实地考察了当前小麦的生长苗情和各项试验示范落实情况,认真调查了小麦叶龄、次生根等返青长势,仔细测量了土壤墒情,全面查看了病虫草害的发生情况,提出强化绿色防控的综合建议;此外,专家团还与当地农技人员、种植大户进行交流,为他们发放了小麦田间管理技术挂图等实用资料,在交流过程中仔细询问了小麦品种、播期播量、冬前管理措施以及下一步春管计划等具体信息,并针对这些情况为衡水市小麦大面积单产提升提出了宝贵的指导性意见,助力衡水市小麦丰产丰收。(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衡水综合试验站、河北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小麦创新团队衡水综合试验推广站 李丁 党红凯 孟祥海)
河北日报报业集团乡村云融媒平台编辑 穆江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