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推动奶牛育种工作实现数字化、信息化,提高奶牛选种选配工作精准化水平,为奶业高效、健康、可持续发展奠定扎实遗传基础,2月24日,河北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奶牛产业创新团队廊坊试验站徐华站长、苏晓美带领北京京瓦农业科技创新中心生物育种首席科学家朱捷教授、北京信息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刘文正博士,共同到试验站示范基地——廊坊市阿斯根农牧发展有限公司,就联合开展奶牛选育模型研发工作,进行实地考察、调研。
在研讨交流中,阿斯根奶牛场彭进总经理从奶牛引种、选育、繁殖、营养和疫病防控等方面详细介绍了企业生产现状,以及近两年来作为市级种畜禽场对外销售种母牛犊情况和获得的良好市场反馈。彭进总经理对联合京瓦科创中心开展的奶牛选育模型研发工作表达了强烈的合作意愿,迫切希望加入其中,进一步提升阿斯根奶牛遗传潜力和育种水平。
朱捷教授对奶牛选育模型的设计思路和开发现状进行了详细讲解。他指出,用于描述和预测奶牛遗传改良效果的数学模型,需要采用多个遗传参数和指标对奶牛生产性状育种值进行评估,进而制定有效的选育策略。通过收集奶牛场生产表型、基因型、系谱等数据信息,选择合适的统计方法和数学模型进行关联性分析,对比模型预测结果与实际表型数据的差异,验证数学模型评估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徐华站长介绍了试验站在阿斯根奶牛场建场之初,为其从澳大利亚引进优秀奶牛436头,五年来一直负责对全群母牛个体选配工作,采用“系谱选择 + DHI成绩 + 基因组育种值”结合的办法,对犊牛、育成牛进行早期选种,快速优化和提高后代遗传品质和生产性能,这些都为研发和建立奶牛选育模型奠定了扎实的数据基础。
刘文正博士向大家简要介绍了当前热门软件DeepSeek(深度求索)的工作原理和广泛应用,重点对人工智能在奶牛育种工作上的开发应用和设计思路进行了详细讲解,指出利用AI技术提升奶牛选育效率的迫切性和必要性。
通过这次考察研讨活动,大家对发展和推动奶牛育种工作达成了共识,一致同意将试验站和阿斯根示范基地纳入奶牛选育模型研发实验项目,共同为早日建立适合本地的奶牛选育模型、提高奶牛种质培育能力、群体生产性能和增强奶牛适应性发挥重要作用。接下来,试验站将多方联合,精准发力,深入加强奶牛育种工作协同联动,引进北京优势技术资源和力量,补齐奶业发展短板,不断提升奶业科技现代化水平。(河北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奶牛产业创新团队廊坊综合试验推广站供稿)
河北日报报业集团乡村云融媒平台编辑 彭振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