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政

视觉

活动

经济

融媒思政



观点

深度

乡村云


旅游

地方频道



健康

法治


微评丨职业陪诊需要规范发展

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加深和老人就医需求增长,陪诊服务作为医疗体系的重要补充,亟须尽快走上规范化、专业化发展之路。如何构建规范的陪诊服务体系,让“老有所医”更具温度与质量,成为普遍关注的议题。(据《中国青年报》3月11日报道)

陪诊市场在快速扩张的同时,也出现了价格混乱、倒卖号源、诱导消费等乱象,不仅严重损害患者权益,也扰乱医疗秩序。构建规范的陪诊服务体系已经迫在眉睫。

职业化是陪诊服务发展的必由之路,不宜放任自流,必须从源头明确行业规范、健全资格认证体系。有关部门可以考虑将“陪诊师”纳入新兴职业目录,通过建立职业资格认证制度、完善陪诊职业认证体系等,提高陪诊从业人员的职业准入门槛,这样既能提升服务质量,也可以激发从业者的干劲。

陪诊服务是老龄化社会不可或缺的公共服务,必须明确监管主体,厘清陪诊服务的属性。有关部门应根据实际情况,尽快出台收费标准及配套监管措施,明确各部门职责,将分散的陪诊服务纳入规范化轨道,避免其过度商业化发展,影响患者的就医体验。

服务更规范,消费才更放心。上海市就出台助医陪诊服务试点方案,明确要建立全市统一的服务平台。期待更多地方开展试点,总结提炼相关工作规范标准,推动陪诊服务行业更规范、更健康发展。(赵晓昕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