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将普惠金融纳入“五篇大文章”,河北省政府出台《关于支持重点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全省107个省级重点特色产业集群迎来发展新机遇。笔者近日在邢台走访发现,通过“政策引导+金融创新+产业协同”的“组合拳”加持,当地民营企业正突破传统路径依赖,在新能源汽车、玻璃深加工、童车制造等赛道闯出一番新天地。
从传统制造到创新“智造”:金融催化产业蝶变
春寒料峭时节,邢台清河经济开发区的企业厂房内却热火朝天。
在河北永昌车辆部件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河北永昌”)的“理想汽车L系列生产专线”,全自动注塑设备正以每分钟5件的速度,生产新能源汽车密封条。“这笔中长期贷款来得太及时了,让我们能在新能源赛道加速超车。”公司负责人程朝文告诉笔者,企业原来是做传统汽车的密封条,自与新能源汽车厂商建立合作以来,新的车型开发项目不断增加,加大新项目研发力度、提高生产能力、扩大生产规模都有资金需求,中国银行的中长期贷款,帮企业抓住了新能源汽车市场转型的机遇,目前该公司已与比亚迪汽车、理想汽车、奇瑞汽车、小鹏汽车、北京现代等新能源汽车厂商,建立了良好的战略合作关系。
在沙河市河北迎新集团(以下简称“迎新集团”)智能工厂,超薄电子玻璃生产线泛着幽蓝微光。这个曾经以平板玻璃为主业的“老字号”企业,如今汽车玻璃、光伏背板等高端产品占比已达到70%。“中国银行14亿元授信像及时雨,支持我们完成‘二代浮法’技术改造。”集团子公司河北金宏阳太阳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永涛指着正在运行的激光切割设备兴奋地说。设备升级后,该公司从生产普通玻璃到生产高端玻璃,先进的工艺使产品附加值显著提高。
中国银行沙河支行行长宋金城介绍:“我们顺应河北省产业转型升级方向,对技改升级项目开辟绿色通道。”这种精准施策,帮助河北永昌、迎新集团这类传统企业完成了“智变”。
2月28日,迎新集团的“一窑两线”生产线。于洋摄
从“闭门造车”到扬帆出海:跨境金融护航品牌远征
来到平乡县双创双服中心,河北兴正车业有限公司的工人们正坐在自动编圈机旁,为山地车轮安装配件。“中行350万元信用贷款盘活了资金链,缓解了我们为期4个月的出口订单账期压力。”企业负责人郑兴展示着新研发的碳纤维智能单车。这款定价300美元的自主品牌“美乐驰”山地车,已在南美、欧美、中东、东南亚等地区拥有稳定的销量。而在邢台天富自行车有限公司生产线上,款式新颖的电动自行车正批量下线,与当地多数其他车企不同,这家公司全年3.5亿元的销售额中80%都是电动自行车带来的,而且客群全部在国外。公司财务部负责人李艳娜表示,企业背靠产业集群的优势,可从银行获得低利率、高授信的贷款,中国银行在外汇结算、开户等业务上也提供了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金融的支持,让我们的产品走出国门有了更多底气!”
目前在平乡,专注做外贸出口的自行车企业不在少数,对跨境金融业务的需求越来越多。中国银行河北省分行的“外贸贷”产品“组合拳”成效显著:2024年累计为邢台出口企业办理跨境结算10.19亿美元,提供贸易融资3.6亿元。
2月27日,河北兴正车业有限公司的自行车生产流水线。于洋摄
从单兵作战到集群共赢:生态金融重塑产业格局
制作一个玻璃锅盖需要多久?从玻璃原片经过裁剪、切割、磨边、钻孔、成型、钢化到印上LOGO,打包装箱,只用了不到一小时。
在河北九月厨具股份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笔者见证了一个玻璃锅盖的诞生。生产效率的提升展示出当地玻璃行业全产业链优化升级的成果。
2月28日,在河北九月厨具股份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工人在切割玻璃。于洋摄
“开辆卡车在沙河的深加工企业转一圈,货就能配齐,这就是集群效应。”公司负责人宋东航告诉笔者,沙河的玻璃原料和人工成本优势明显,身处“中国玻璃城”,可以与上下游企业共享生产数据和行业资源,交货周期短、回收率高。
这种“产业共同体”模式正在邢台遍地开花。为推动邢台县域经济和产业集群提质增效,今年春节刚过,中国银行河北省分行已经陆续在宁晋、清河举办了两场“产业集群贷政银企对接会”。大到上市融资,小到投资理财,远到跨国并购,近到财务管理,中国银行河北省分行全力支持民营企业实现资金的优化配置。
2月27日,在邢台清河举办的“产业集群贷政银企对接会”上,小微企业代表向中行工作人员咨询贷款政策。于洋摄
依托“信贷工厂”业务模式,中国银行河北省分行普惠金融事业部高级客户经理邸国银还介绍了该行“三个一”产业集群授信模式,即每个产业集群出一份情景分析报告、一份授信服务方案和一份全量的客户清单。“产业集群客户贷款占中行小微企业贷款的60%以上,而且绝大部分是民营企业。”邸国银说道,“目前,中行已为全省402个特色产业集群定制服务方案,创新‘首贷快贷’‘专精特新贷’‘名特优新贷’‘兴商助业贷’‘普惠强国贷’等普惠金融产品,该行在全省的普惠金融贷款余额已超860亿元。”
春潮涌动处,金融与产业的交响乐愈发激昂。在这片民营经济的热土上,一场由金融赋能的产业发展正在书写新时代的“河北速度”。(于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