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也是建设教育强国的核心课题。
3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政协会议的民盟民进教育界委员时强调,要坚持思政课建设和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同步推进、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同向同行,把思政教育“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有效融合起来,把德育工作做得更到位、更有效。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我们做好德育工作、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指明了方向。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作为一门凝心铸魂、播撒“种子”的课程,思政课力戒空对空、泛泛而谈地讲大道理。提高思政课的实践性,将思政教育“小课堂”融入社会“大课堂”,让青少年在实践中加深对党的创新理论的理解和认同,才能更好地教育引导他们立鸿鹄志、做奋斗者。
在一次红色寻访之旅中,重温革命先辈用鲜血和忠诚书写的奋斗故事,进而自觉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穿上汉服游春,在集体吟咏古诗词中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走进工厂车间,与劳模和工匠面对面,感受“美好生活靠劳动创造”的真谛……我们要打通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的学习通道,充分调动社会各方资源,让思政课与现实更加深入地结合起来。
思政课,做的是人的工作,最终要润物无声地塑造人的世界观、价值观。“两个课堂”有效融合的思政课,不仅有深度,也有温度;不仅有理性的认知,更有情感的共鸣。它将“高大上”的理论讲得“接地气”,将“有意义”的事情讲得“有意思”,让学生“抬起头”“听进去”。
让我们更有效地融合思政课“两个课堂”,激发学生在“大思政课”中厚植家国情怀、涵养进取品格、砥砺担当奋斗,自觉把人生抱负落实到脚踏实地的实际行动中来,在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中绽放青春光彩。(蔡晓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