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政

视觉

活动

经济

融媒思政



观点

深度

乡村云


旅游

地方频道



健康

法治


邢台威县:劳动教育课实现入课表进课堂

河北日报客户端讯(李银鹏)“今年春节我学会了擀皮和包饺子,虽然包出来的饺子歪歪扭扭,但是吃着自己包的饺子可开心了。”日前,在邢台威县第七小学举行的“家乡的春节”劳动教育实践视频征集活动颁奖仪式上,获奖视频“包饺子”的作者分享了在拍摄过程中的收获与感动。

近年来,威县教育局深入贯彻落实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精神,坚持“五育并举”育人理念,将劳动教育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抓手,通过“四个聚焦”推进劳动教育深入开展,并取得显著成效。

聚焦顶层设计,完善制度保障。威县教育局强化制度引领,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工作实施方案》《中小学劳动教育任务清单》,做到劳动教育有章可循。各学校落实每周劳动课、值日劳动、集体劳动,增强劳动技能和责任意识,通过升国旗仪式、主题班会、新媒体手段等开展劳动教育宣传,并多次邀请劳动模范进行事迹宣讲。

聚焦课程体系,深化实践育人。全县各学校结合“双减”政策,把劳动教育渗透到社团及课后服务中,开发了手工制作、劳动创意、公益劳动、职业体验、创新科技等十几个课程,挖掘劳动教育元素,渗透劳动教育。自该项教育工作实施以来,全县共建成106个校内劳动教育基地、78家校外合作劳动实践基地,劳动教育课真正实现入课表、进课堂。

聚焦劳动赛事,树立劳动观念。该县教育局将每年4月末的最后一周确定为全县劳动教育文化节,各学校举办劳动教育赛事,传承耕读文化,推动学校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竞赛项目根据学生的年龄和技能水平进行设置,共设技能类、烹饪类、生活类和农耕类四大种类,16个项目。通过比赛,培养学生劳动精神,树立学生劳动观念。

聚焦社会资源,构建协同机制。该县教育局、各学校家委会、企业研学基地三方互联,建立专、兼职劳动教育共享师资库,配备专、兼职劳动教育教师1562名。同时,依托县域资源优势,建成2家省级、5家市级、2家县级劳动基地,发挥区域文化品牌效应,将劳动教育与研学实践紧密结合起来,极大提升了劳动教育的实践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