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我的微信朋友圈有人在转发沧州市委政法委制作发布的平安宣传图,内容特别接地气,不但有传递爱心的平安故事,还有防抢防盗排隐患的平安提示,真实用!关注了一段时间后,我也开始跟着转发,现在已经养成了每天早起必看必转发的习惯。”经常在沧州市狮城公园晨练的王先生说。
“‘解纷狮’平台真是实实在在地在为咱老百姓排忧解难啊!”近日,家住渤海新区黄骅市的王某说。2024年2月,王某因膝盖手术后走路不稳与就诊医院发生纠纷,通过“解纷狮”平台进行投诉。平台通过“热线+调解”模式,与网格中心一体联动,协调入驻网格化管理平台的医调委及时介入,经多次调解,双方达成和解。
从清晨的第一条温情“早安提示”,到指尖上化解纠纷的“解纷狮”平台;从激发广大群众家国情怀的“运河话平安”,到提升人民群众安全感的“平安四季”风控行动……2024年,沧州市委政法委始终把政治担当作为第一责任,把“民心民愿”作为行动坐标,把“安民利民”作为实践导向,把群众满意作为最高标准,在平安沧州建设、基层社会治理、守护司法公正、淬炼政法队伍四重维度上精耕细作,绘就了一幅平安沧州新图景。
坚持日拱一卒、久久为功,共护沧州“四季平安”。2024年,沧州市委政法委坚持从被动保平安向主动创平安、从静态平安向动态平安、从一时平安向长治久安转变,聚焦源头防范、前端治理,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扎实开展“平安四季”风控、“平安单元”共建、“平安要素”管理、“平安队伍”联动四大专项行动。从细微之处抓防范、群众自发抓防范、时时刻刻抓防范,沧州市委政法委创新开展了“早安沧州·平安同行”微宣传系列活动,共播发各类风险提示500余条次;部署开展平安建设活动,形成“自下而上、从小到大,层层建设、逐级推动”的平安建设体系;建强微网格,做优微治理,不断延伸基层社会治理触角,进一步整合优化人民调解员、民辅警、网格员、平安建设志愿者等专兼职力量,发挥人熟、地熟、情况熟的地缘优势,把各类风险隐患发现在早、化解在小,筑牢基层平安第一道防线。
坚持防患未然、协同联动,共解“千千心结”。沧州市委政法委始终把化解矛盾纠纷作为加强基层社会治理的第一道防线,坚持“抓防范、治未病”,探索推进“两个枫桥”沧州实践,创新“四融两直”工作法,建立“解纷狮”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数字导航平台,分版块嵌入融合12345热线、市长信箱、网络问政、智慧沧州等民意诉求采集收集渠道,以及调解、仲裁、行政复议、诉讼等矛盾纠纷解决途径,逐一细化受理范围、调解流程,并配套法律咨询、案例分享、解纷建议等服务功能,给群众提供了全口径的网上解纷服务。通过培树各领域“解纷狮”,沧州市委政法委深入推动诉求网上投、事项网上办、进度网上督、结果网上评,把“找说法的地方”送到群众身边、手边,群众可以通过“解纷狮”自由选择认可的组织人员和解纷方式反映诉求、化解纷争。依托“解纷狮”平台,沧州市不断拓宽网上表达渠道,联动协同解纷,发挥行业部门优势,解决行业问题,探索具有地域特色、行业特点的“网上枫桥”“行业枫桥”新模式。
坚持秉公执法、不徇私情,共守“公平正义”。沧州市委政法委始终以人民为中心,以法律为准绳,统筹推动政法各部门依法依规保障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积极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现实问题,以良法促发展、保善治,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2024年,沧州市委政法委深入推进的政法委执法监督、人大司法监督、检察院法律监督相衔接的“三督联动”机制成效初显,全力整治各类执法司法突出问题,不断提升政法机关执法司法质效。围绕“规范、保护、惩治、服务”四个关键点,健全完善部门协调会商、与民营企业常态化交流沟通等长效机制,积极延伸司法服务触角,推动市场主体平等、市场竞争有序、政府监管到位,依法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
坚持凝心铸魂、提质赋能,共建“政法铁军”。2024年,沧州市委政法委出台了《关于加强全市政法队伍规范化建设的九条措施》,全面深入落实重大事项请示报告、政治轮训、政法干警交流轮岗等各项工作,政法队伍的向心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显著增强;成功举办全市政法系统规格最高、规模最大的政法领导干部及乡镇(街道)政法委员专题研讨班,市县乡三级300余名政法干部参加培训;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联合沧州市纪委监委制作专题警示教育片,召开沧州市政法系统警示教育大会,以身边事警醒身边人,以案为鉴、以案明纪、以案促改;积极选树国家级英模3人、省级先进31人,履职保护干警46名,全国公安系统一级英模刘亚斌被中央政法委宣传推介。(于海宁 刘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