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政

视觉

活动

经济

融媒思政



观点

深度

乡村云


旅游

地方频道



健康

法治


锐评|把“困”在手机里的网瘾老人拉出来

最近,许多网友在社交平台上的“网瘾老人”话题中认领起“同款爸妈”:有的沉迷“赚金币”,上网8小时赚回2元钱;有的茶饭不思,刷短视频、看微短剧、听小说直至深夜;还有的不信儿女信主播,跟风下单各种劣质保健品……

“人手一机”的移动互联网时代,有的老年人尚未跨越“数字鸿沟”,有的老年人却陷入了“数字沉迷”,机不离手,成为网瘾老人。

“夕阳红”不应该被智能手机定义。移动互联网便利了生活、提高了生活质量,但如果老年人的世界被窄化得仅剩下手中的方寸屏幕,就会产生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

“困”在手机中不能自拔,给老年人的身心健康造成极大影响。首先,久视诱发或加剧视力下降、干眼病、青光眼等眼部疾病,久坐则会对肩部、颈椎和腰椎造成损伤,甚至可能加重颈椎病和腰椎病。其次,老年人沉迷网络,伤身不说,还容易被网络谣言、电信诈骗等击中,造成巨额经济损失。

移动互联网,正日益成为老年人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正视和重视一些老年人网络成瘾现象,需要全社会形成合力。这样,才能更好护航老年群体在网络世界里乘风破浪,拥抱更美“夕阳红”。

各部门和社会组织要多一些关爱。从各级老龄委到社区、志愿者组织,都应积极行动起来,增设文体设施、举办娱乐演出、开展公益服务,为老年人提供更为丰富、更有意义的生活选择,让老年人的生活更加多姿多彩。当老年人的精神生活需求得到满足之后,手机的诱惑力自然会下降,解决沉迷网络难题就只是时间问题。

子女亲属要多一些陪伴。放不下手机的老年人,渴望的无非是一份情感连接和精神慰藉。作为子女,常回家看看、多听听唠叨,给老人多些陪伴和沟通,让他们的情感得到更多慰藉和满足,才能帮助他们逐步摆脱对网络的情感依赖。

平台要多些技防。可以借鉴青少年版的“防沉迷模式”,为老年人专门设置“防沉迷模式”,在使用时长、用眼健康、视频内容等方面进行保护和提醒,并利用技术手段剔除虚假、低劣等不良信息。(文/蔡晓辉)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