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3日,卢龙县供销社智能配肥中心测土农技专家贺成信正在检测方亮家田地的土壤。河北日报记者 宋柏松摄
2月21日9时许,秦皇岛市卢龙县印庄镇李家窝铺村村民方亮吃过早饭,拿出手机,找到“卢龙供销智慧农服云平台”微信小程序,点击“测土配方”选项,准备为自家土地预约土质检测。
“听说县供销社能免费检测土壤,然后根据土壤情况定制肥料,就想试一下。”方亮说,他家有20亩地,今年准备种14亩花生、6亩红薯。以前给土地施肥都是根据经验买成品肥,不仅不清楚土地缺什么,还常常多花钱,收成却不理想。
作为全省唯一的全国“绿色农资”升级行动试点,卢龙县供销社在去年将测土配方施肥作为农资服务保障的重要措施之一,建立了农技服务中心、智能配肥中心,购置了测土配方设备、病虫害防治设备等,提升春耕服务能力和水平。农户可通过“卢龙供销智慧农服云平台”预约进行土壤测试,工作人员对土壤进行检测,出具《测土配方施肥报告单》,并为农户配制专用肥,让农田“吃”上定制“营养餐”。
提交订单后不久,方亮便接到了卢龙县供销社工作人员电话。“我们大约10点到村里,咱们在村部集合,然后去田里取土。”卢龙县供销社智能配肥中心技术人员薛路说。
薛路和同事到达后,分别去花生地和红薯地采集土壤。“我以为取土就是在田里挖一锹土就行,没想到要从不同的部位分别取土,特别专业。”方亮说。
2月21日,卢龙县供销社智能配肥中心技术人员薛路(右一)和同事正在方亮家田地里取土。河北日报记者 宋柏松摄
“多点取土,目的是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农技专家贺成信解释说,他们根据不同深度和位置取样,可以全面了解土壤的肥力状况。
随后,土壤被带回了卢龙县供销社智能配肥中心,经过去杂、烘干、制液、检测等一系列操作后,23日上午,《测土配方施肥报告单》出来了。
“根据测试结果,你家的花生地缺磷、红薯地缺钾,我们建议花生地的氮磷钾占比按14%、18%、15%配制,红薯地按15%、8%、22%配制。”贺成信在电话中告诉方亮。
“定制肥多少钱?会不会很贵?”方亮很关心价格。
“比买成品肥还便宜呢,1吨肥3000元左右。”贺成信说,所有肥料都可以免费送货上门。
“坐在家里把今年春耕的肥料备齐了,这服务真到位。”24日上午,收到定制肥的方亮告诉记者,因为使用了定制肥,他今年购买的肥料数量较往年减少10%,花费减少12%。
目前,卢龙县供销社智能配肥中心可年产6000吨左右的测土定制肥,预计可满足约12万亩的肥料用量。卢龙县供销社主任王晔晖说,卢龙供销系统在大力推广定制肥等绿色农资的基础上,还在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和优化,开展科学种植技术指导等工作,满足不同农户的需求,进一步助力春耕生产,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河北日报记者 宋柏松)